9月有什么讓人既期待又興奮的事情?到新建成的香港迪士尼樂園痛快地玩一次,會是很多生于80年代以后的年輕人的答案。
擁有一件迪士尼的服裝或是一個皮包,已經成為很多看著迪士尼動畫成長起來的女生的必備時尚裝備。
在大城市的中小學里,隨處可見背著迪士尼書包的學生,而他們在課余時間討論的很可能是迪士尼的動畫節目“小神龍俱樂部”的情節。
自從1986年,米老鼠動畫節目首次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到現在,每個星期有3億~3億6千萬的中國人收看迪士尼的節目。在中國共有超過1700個迪士尼專柜出售迪士尼品牌的商品。華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士告訴記者。
迪士尼在中國成功復制了它的娛樂王國。然而,有著豐富歷史文化積淀的中國,她的動漫產業卻是一潭死水。
在人們的眼中,迪士尼早已不是一個單純制作動畫片的公司,儼然成為了一家產品公司。然而,迪士尼公司告訴記者,迪士尼不是產品公司,自始至終都是一家娛樂公司。
閑聊中誕生的產品
有誰能想到,迪士尼遍及生活衣食住行的授權產品,有很多是在一次次的閑聊中產生的。
迪士尼公司在設計動畫故事時,就已經開始規劃產品了。迪士尼的內部有一種被稱作Gong Show的內部活動,每周一次。所有的員工都會聚集到會議室,每個人都要提供建議,范圍和部門一律不限。迪士尼公司很多獨一無二的創意,都是在這樣的七嘴八舌中誕生的。
獅子王可以放到哪里去?可以做成毛絨玩具,可以開發出一種飲料,印到衣服上一定很好看,可以做成……一個個授權產品的創意,就這樣在你言我語的閑談中產生了。接下來,你去和玩具商去談合作,我去飲料廠談,他去服裝廠談……
迪士尼的授權產品的產生,看似隨意而行,但卻有著嚴格的標準。
迪士尼為授權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除了提供動畫形象的詳細的資料、設計圖,更重要的是對授權商的人員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不只是人員培訓,而是告訴他們迪士尼的理念,提倡的是什么東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迪士尼授權產品能否成功的關鍵是,能不能確保合作方是對的,能不能確所有的產品和形象都保持一貫性。
迪士尼要求授權商生產的產品永遠是高質量的,所有生產出來的成品永遠是一致性的。無論是食品還是家居用品,看到他的形象感覺都是一家公司做的,而不是十家不同的公司做的。所有產品所帶出來的觀念都是一致的,都是共容的,是整個家庭都可以享受的,正面的,積極的,快樂的。
迪士尼所有的產品都要突出其特有的東西:正面的故事,高質量的產品,確保每個產品都有這些東西顯示出來。
迪士尼公司的授權產品業務分工很細,在中國地區分為:軟性產品、玩具、家具產品和家飾與配件、文具、食品及個人用品、消費性電子產品幾個部門。每個部門又有為數不等的產品分類。在中國區,負責授權產品業務的共有幾十人。
迪士尼是沒有工廠的,知識產權就是它的商品。
用心才會成功
同樣是動漫人物,為什么迪士尼可以有那么多不同的產品,而中國的動漫不行?
你能在哪些地方看到米老鼠?電影、電視、樂園、表演、人物、產品、音樂……迪士尼把一個動漫形象,變成從方方面面包圍人們的生活的接觸點。迪士尼做為一家實力很強的娛樂公司,銷售授權產品只是附帶的,讓更多人喜歡迪士尼動漫人物的方法。
迪士尼公司的核心就是動漫人物。迪士尼的人物不只是一個米老鼠,米老鼠身邊有很多的朋友,也就是二線人物,比如唐老鴨、高菲,這些人物每一個都可以自己建成新的系列。
中國的動漫企業要想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首先要把娛樂的核心做強,把自己的娛樂層面做得更豐富。
迪士尼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的人物、故事,以豐富娛樂內容,但是米老鼠、公主、獅子王等所有的內容永遠圍繞著家庭、娛樂這個理念,不會有其他的內容。這樣在做市場推廣的時候,就會很清楚應該做什么。
國內的動漫人物都是很單薄的,靠著一個人物、一套東西去包打天下,沒有辦法吸引不同身份的所有的人。
而迪士尼的產品,就算是一套東西,也會有吸引不同人群的內容。迪士尼的理念是“用心獻上最特別的娛樂”,也可以說成是家庭的娛樂,所有的內容都是為了提供最特別的家庭娛樂。說迪士尼是一家成功的娛樂公司,是因為在不同的人群中都會有人喜歡它。
迪士尼不是一家產品公司,而是一家娛樂公司。之所以會把動漫人物變成產品,是因為小孩子喜歡迪士尼的動漫,就會希望把迪士尼的人物印到書包上,會去買迪士尼的玩具。如果有一天小孩子也很喜歡國產動漫,有人需要國產動漫的玩具,市場就會要求了。
僅僅創造出好的動漫產品還是不夠的,還要小心的善待它們,下面的這件小事,或許能反映中國動漫企業和迪士尼公司的差別。
在一次國內動漫展上,有很多裝扮成各種動漫人物的工作人員。展會結束的時候,國內公司的員工,把動漫人物的服裝脫下,丟在了一邊。剛才還對這個動漫人物感興趣的小朋友,看到這一幕后說:“那個是假的。”
而裝扮成米老鼠的迪士尼員工,則會穿著服裝來到觀眾看不到的地方,再脫掉米老鼠的服裝,并小心地把服裝收好。
迪士尼對每個動畫人物都非常小心,都有一套詳細的國際化標準。迪士尼公司會告訴它的員工,米老鼠是有生命的,要把它當成一個人,而不是一套服裝或是掙錢的工具。但國內的公司基本沒有能做到這點。
每個人物都有一個故事
是什么吸引了男女老少甘愿掏腰包,購買印有迪士尼動漫人物形象的商品?
你很難在看了一眼迪士尼動畫片《超人總動員》的宣傳海報之后,就喜歡上里面的人物。但當你花一些時間坐在電影院,或是在家中看了這部動畫片之后,你很可能會喜歡上這部動畫片和里面的人物,也許你還會有興趣買一件印有其中人物形象的衣服,或是其他什么東西。
是什么讓人產生了變化?原因很簡單,也很難。是這部動畫片吸引人的故事情節,每一個人物都被賦予了鮮明的性格。不僅是這部動畫片,迪士尼的每一部動畫片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這就是迪士尼在全球長盛不衰的秘訣所在。
對比一下國內近幾年生產出的動畫片,尤其是動畫連續劇,很難找到哪部動畫片的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哪個動畫人物性格可人。有的動漫廠商甚至是為了賣產品,而去開發一個動漫人物。這樣做不要說和迪士尼爭市場,就是長期生存也是很困難的。
小孩子喜歡一個動漫人物是有原因的,比如男孩子喜它是一個英雄,女孩子喜歡它是一個公主。如果你問一個小孩子為什么喜歡米老鼠,他會告訴你,他喜歡米老鼠勇敢、聰明,或是在那次出現時很好玩。
但如果只是把米老鼠畫在杯子上,對于小孩子那只是一個杯子,只是一張圖片,那不是他的朋友,或是他想成為或是模仿的人物。要讓小孩子喜歡米老鼠,要就要讓他知道米老鼠的性格是什么。
有很多公司只看到迪士尼公司最成功的一面,認為迪士尼有一個動漫形象,就能賣出各種商品,而看不到迪士尼成功后面所作的大量工作。一部動畫片成功的關鍵是故事能不能吸引人。一個成功的動畫人物不一定是因為畫工很精致,而是因為故事情節很感人,人們就會對這個動畫人物留下好的印象。
迪士尼是以娛樂為主的公司,它的動畫片的故事都是最經典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全世界的小孩子很多都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被小孩子喜歡是很自然的事情。
中國也有這樣的故事,比如西游記。中國的動漫企業為什么不從中開發出一些成功的人物出來呢?這樣獲得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很多。
這里也可以對比一下,日本動漫產業運作的特點。
日本的動漫都很能抓住小孩子的心理,女孩子喜歡幻想的、打扮的、變身的。男孩子喜歡打斗的、做英雄的、很酷的。從這種心理出發,制成的動畫連續劇,每天給小孩子看,小孩子就被洗腦了。然后這些動漫就會變成游戲、玩具,小孩子就會買這產品。
但是日本動漫還有很多色情、暴力的內容,顯然不適合兒童觀看。而迪士尼的動漫始終圍繞家庭、娛樂的主題,傳達給人們的內容永遠是健康的,所以家長都覺得小孩子喜歡迪士尼動畫片是件好事情。
觀察國內近幾年開發的動漫形象,大多數都很粗糙。由這種動漫形象開發出來的產品,吸引力必然是有限的。國內動漫產業很多東西還停留在表面上。“你有一只老鼠,那我就有一只貓”,這種思維模式還很盛行,認為有一個類似的東西就可以賣錢了,沒有做全面地開發,質量管理、理念技巧也都做的不好。
現在國內的動漫企業往往走入了一個誤區。片面地認為,靠大規模的電視播放和鋪店,可以彌補動漫在故事性和形象上的先天不足。
造成這種誤區的原因是,沒有明白人們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使用價值或是得到某種心理上的滿足。一般商品通過大規模的廣告宣傳,可以達到讓人們擴大認知的效果,從而吸引并擴大購買。廣告在這里只是一個手段。
而動漫產業不同于一般商品,動漫本身就是人們購買商品的最終動力,如果動漫自身的故事性、人物形象沒有吸引力,僅靠大面積的播放等手段,或許可以在短期內達到擴大認知度和吸引購買商品的效果,但是不可能獲得長期的成功。
國內從事的動漫產業的企業,還沒有真正明白迪士尼成功的根本原因,或是沒有能力復制迪士尼成功的模式。最為關鍵的是要開發出吸引人的動漫人物和故事。產品開發和授權的模式并不難模仿,即使做得比迪士尼還要好,也只能是空中的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