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效防止競爭的方法,就是將你的注意力放在顧客的需求上
洪良浩:著名策劃人,臺灣《突破》雜志社社長,美國耶比歐企業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
圣誕節是賀卡繽飛的季節,書店的展示柜上,賀卡擠走了暢銷書,學生、上班族都忙于寄發卡片,郵局更是忙得不可開交,賀卡堆積如山,郵務員的郵袋內盡是圣誕及賀年卡,辦公桌上,堆滿來自國內外的圣誕卡、桌歷、記事本及月歷,點綴著圣誕的氣氛及過年的喜悅。
去年,這種現象似乎成為歷史,賀卡少了,記事本不見了,過節的氣氛不像從前那樣熱鬧。為什么?景氣不好?大家沒心情過節?
顯然不是,E-mail的賀卡,動靜皆備,還有美妙的音樂,每年都把電子信箱塞得滿滿的,好賀卡、創意新鮮的E-card博得你會心一笑,舍不得丟棄,一律存盤留念。
E-card今年似乎發威搶占市場,對于發電子賀卡的人來說,不但節省了購買賀卡的錢,也省了郵資,更難能可貴的是節省了時間,只要把平時互通E-mail的名單,一個click就通通禮數全到,花多少錢呢?便宜得令你不相信,難怪卡片市場頓時冷清。
E-card產生的震災不低于臺灣“九二一”地震,印刷廠、卡片經銷商、書店、紙廠、郵局,想想過去多少人靠卡片吃飯,這一個沖擊,對賀卡業者來說,其影響簡直是山崩地裂。
記事本、月歷、桌歷也大幅縮水了,罪魁禍首依然是電子化的原罪,一個簡單的電子計算器外加月歷功能,取代了桌歷或月歷;一個PDA更是把記事本無法做到的檔案管理、待處理事情、賬務支出、收入全都包辦了,至于每天的行程,PDA還可做到鬧鐘提醒功能,親友的生日、結婚紀念日以及重要的紀念日更是絲毫不亂,記事本、月歷、桌歷的功能全被PDA取代了。
所謂傳統產業就是依循傳統方法解決消費者新需求的產業,當消費者的需求已經被新工具滿足,而“傳統產業”依然堅守舊工具的生產制造、銷售、促銷,這種產業怎么可能生意興隆?這種產業怎么能夠怪罪經濟景氣不佳?
邁向二十一世紀,很顯然的已經發生重新洗牌,重新整合資源、重新架構經濟體系,消費者的需求不變,衣食住行娛樂樣樣不能缺,但是滿足衣食住行娛樂的方法卻隨著時代的轉變而有了創新的產品概念,假如你不投注心力去分析了解、去建構新制度,那么,你的市場就會被“蠶食”一段時間,然后很快就被“鯨吞”,例如:
MP3開始“蠶食”音樂市場,漸漸的“鯨吞”了唱片、錄音帶、CD、VCD的市場。
航空公司的E-ticket目前正在“蠶食”旅行社的售票市場,何時會“鯨吞”呢?值得你仔細觀察。
數字相機目前也在“蠶食”影像市場,傳統相機、沖印店的經營模式已經漸感威脅,隨著時間的增加,即將在數字化時代下,吞食相片沖印市場。
有線電視的興起,經過不到十年的時間,無線電視就被“鯨吞”了。
電子報紙是報社自己培養出來的新媒體,它在“蠶食”傳統的報業市場,何時會“鯨吞”傳統報紙呢?
太多太多的類似個案正在展開一場市場競爭肉搏戰,以往的競爭來自同業,現在的競爭除了同業之外,還有異業那些毫無相干的產業,你根本搞不清楚誰會來搶食你的市場,唯一有效防止競爭的方法,就是將你的注意力放在顧客的需求上,想想如何去滿足這些需求,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