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庭中不重視孩子的一日三餐,買營養保健品讓孩子當飯吃的家長依然大有人在。今天給孩子補鐵,明天給孩子補鈣,過幾天又補鋅。其實,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甚微,一般飲食正常的健康人從日常飲食中就可獲得足夠的微量元素,不需要藥物補充。
由于各種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只要孩子平時的膳食結構做到粗細結合、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元素的需要。除病理因素外,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引起微量元素吸收不足和平衡失調,比如一味地“食不厭精”或者對食物挑挑揀揀,都會造成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
人體內的各種微量成分不僅要充足,還要平衡。某種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會引起另一種微量元素的缺乏,同樣地,某種微量元素過多也有可能導致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若單一補充某種微量元素造成過量,就可能妨礙人體對另一種微量元素的吸收,導致營養不均衡即營養不良,比如鋅和鐵之間就存在相互干擾的關系。例如,鋅過多還會抑制鐵的吸收利用,導致血液和肝臟內含鐵的約減少,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兒童缺鐵性貧血。再例如,過量攝取鈣于兒童健康有害。首先,過量攝取鈣會增加腎結石形成的危險性;其次是容易引起奶堿綜合癥(高血鈣和代謝性堿中毒及腎功能不全的征候群);另外,鈣和其他礦物質元素之間存在還不良的相互作用,攝入多量的鈣可明顯抑制鐵吸收,高鈣還會減少人體對膳食中磷的吸收。即使是真正缺鈣的孩子,鈣制劑也不是補鈣的首要選擇。我們通常還是提倡以調整膳食結構的方式補鈣,這樣比較安全保險,不容易出現過量。像牛奶、蝦皮等動物性食物,都是補鈣的好東西。
還有一些“讓孩子高個兒”的營養滋補品更不能濫服。這類產品中含有一些比較可疑的成分,如人參、鹿茸、阿膠、冬蟲夏草,花粉、蜂王漿,兒童經常食用,短期內顯得食欲旺盛、精力充沛,但久用會引起性特征發有異常。這類補品中所含有的性激素或生理活性物質,能促使兒童性腺素分泌大大增加,從而引起兒童性異常發育,表現為骨骺提早閉合、身體矮小、生長發育不協調等,對兒童造成不利影響,后患無窮。
誠然,這些滋補藥品屬中藥制劑,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氨基酸及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但這類滋補藥品大部分均有激素樣作用。經實驗證明,鹿茸、花粉、蜂王漿等均能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促性腺樣作用,能促進男女性腺功能,對代謝有影響。目前,許多家庭給獨生子女服用上述滋補藥,結果引起兒童的發育異常和過分肥胖,甚至出現性早熟等難以逆轉的病變。
因此,專家強烈建議,如果孩子體格健壯,發育正常,就無需服用營養滋補品。當真需要服用時,可到醫院檢查,通過醫學診斷決定兒童是否需要進補,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作為家長,應了解兒童食品的成分,并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安全食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將是不變的營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