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性訓練、領導訓練、單兵/小組訓練、集體訓練和具體的兵種訓練等五個方面進行專門的山地作戰訓練,是適應山地作戰的需要。
山地作戰有其獨有的特點。無論是領導者還是士兵,都需要通過訓練和親身體驗,以真正理解山地作戰環境的特性及其對作戰的影響。在山地作戰中,進行過山地作戰訓練的陸軍相對于沒有進行過此類訓練的其它部隊有著更為出色的表現。
為山地作戰進行訓練
美軍與盟軍部隊最近的作戰進一步證明了專門的山地作戰訓練的必要性。陸軍教訓學習中心承認,在決定性的作戰中,具有山地作戰經歷的士兵具有高昂的士氣、良好的身體耐力和技術能力。這一分析也承認,經過專門的山地訓練的士兵的整體訓練素質也相對較好。
適應性訓練 山地部隊應該在高海拔地區進行訓練,以保持高標準的身體素質和環境適應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高山部隊在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進行了訓練;在外高加索6500英尺的海拔上,聯軍占領了理想的地形對其士兵進行訓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控制線保持了大量的部隊,這無疑為其提供了充足的適應性訓練機會。然而,美第10山地師駐防在紐約,不在高山上。
雖然部隊需要適應各種山地地形,訓練持續的時間依賴于該部隊必須進行作戰的海拔高度,低于13000英尺的山地適應性訓練需要3~4周。巴基斯坦部隊通過高海拔地區的野營、常規管理活動及常規行軍進行訓練,每周都向更高海拔進行登山訓練,以提高其履行職責的能力。這種嚴格的訓練也能幫助其確定有醫學問題的士兵。
更高海拔地區進行適應訓練是更為嚴格的,其訓練的時間一旦被縮短就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后果。雖然訓練的模式是相同的,部隊在8000~10000英尺海拔訓練2周,然后在11000海拔訓練1個月,部隊進行行軍、射擊、攀登巖石、穿越冰隙,然后進入13000英尺到21000英尺海拔的陣地。基本原則是海拔每上升3000英尺露營一晚,返回的部隊也必須重復這一過程。
由于美陸軍第10師沒有駐守在高海拔環境,其士兵不具有適應性,在向高山部署時將額外需要2~3周的適應時間,這也適合于那些進行山地訓練,但沒有駐守在高海拔地區的部隊。在阿富汗山地作戰中,在身體上保持健康狀態是必需的。
領導訓練 領導訓練對于山地作戰來說極為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高山部隊在其文化的基礎上表現出了堅強領導的特性。在巴基斯坦陸軍中,山地訓練被作為整個訓練的一部分。蘇聯陸軍承認,在其阿富汗的經歷中,低級領導的主動性是極為重要的。美國陸軍聚焦于領導,但它沒有專門為在山地環境中訓練各級領導設計完整課目。山地領導培養應該建立在其特點和對領導的要求的基礎之上。

低級領導的訓練要求主動及人員管理和精神上的堅韌。在巴基斯坦陸軍中,這些技能大多數是通過經歷和被置于艱苦的環境中學習到的。在山地戰斗部署中,低級領導經常執行巡邏、領導遠征和直接指揮,盡管有時必須忍受不利的生活和天氣條件。相對于培養戰斗領導人而言,美陸軍山地作戰學校更為強調登山技巧的獲取。美海軍陸戰隊山地作戰中心為低級領導設計了一門山地領導課程,但是它過于注重技能導向。
山地領導訓練應該從介紹山地地形所面臨的獨特問題入手,實戰演習和歷史事件的學習能夠增強領導人的感性認識。指揮位置上帶有具體任務的室外訓練,如導航、巡邏、襲擊和伏擊,都應該在8000英尺以上的海拔進行。模擬指揮官在其士兵身體能力與任務完成之間進行艱難選擇對于山地領導的訓練是必需的。
有些高級指揮官認為他們裝備精良,能夠在任何環境計劃和執行作戰,但是年輕時在山地服役過的指揮官更能理解這樣的環境,并在其中進行計劃。戰爭游戲和實戰演習對于幫助高級指揮官理解山地作戰很有價值。實戰演習能夠闡明人類這種環境中的極限。
單兵/小組訓練 來自于具有山地地形國家的陸軍具有良好的訓練機構。訓練機構的位置是山地訓練的一個重要考慮。巴基斯坦高海拔學校在北克什米爾,在印度、喜馬拉亞和古蒙古帝國舊都遺址山脈的交匯處,這個學校整年都進行軍事訓練,包括海拔15000~20000英尺山地的攀登訓練和冰雪覆蓋的冰川地形中生存訓練。印度的高海拔作戰學校位于古馬哥,海拔高度為8000英尺,美陸軍山地作戰學校在弗蒙特州,美海軍陸戰隊山地作戰學校位于加利弗尼亞的布里奇堡,其海拔高度為9000英尺。
這些訓練機構的目的是訓練單兵在極為艱苦的地形和天氣條件下的生存和對其進行利用。身體的適應性是進行山地作戰訓練的首要必備條件。訓練應該循序漸進,首先進行體力消耗較小的體能訓練,而后進行道路行軍和登山,最后在復雜山地進行檢驗性演習。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大多數學校都具有類似的訓練程序。雖然在10000英尺的海拔高度對個人進行訓練能夠獲得很多,但為了形成高海拔技能,一些訓練應該在13000英尺以上的海拔進行。

穿越復雜地形并在其中進行導航的能力能夠建立信心,能夠使士兵在看起來難以滲透的荒涼地區計劃和執行機動。美陸軍山地作戰學校所進行的小分隊作戰演習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參與者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內穿越6個不同的地點。該演習對于士兵在壓縮時間內,在競爭的環境中成功完成行動所需的各種技能進行綜合訓練。山地作戰經常要求的一些技能包括運用繩橋、吊繩和醫療撤離。在冬季進行機動包括幾個必備條件,包括運用雪鞋、滑雪、攀冰和探測雪崩危險。
山地訓練的主要訓練目標是使受訓者能夠正確運用冬衣和武器裝備,識別和防止寒冷天氣的傷害。這些技能對于必須進行這些訓練的軍官和非委任軍官尤為重要。講解、示范和實際經歷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巴基斯坦陸軍標準訓練程序涉及到許多安全問題,比如凍傷的預防、高海拔疾病、肺水腫和腦水腫。
美軍山地作戰學校教授如何運用帳篷和爐子的組合在冬季進行生存,這一組合包括10人北極帳篷、柴油機火爐、燃料和基本給養。在克什米爾地區,帳篷的壽命很短,這主要是因為大風雪和大降雪的磨損和撕扯。在非接觸和非線性的戰場環境中,士兵必須建立防護掩蔽所避免成為襲擊分隊和炮火的目標。
一旦受訓者理解了山地地形及其對作戰的影響,下一步就是執行包括巡邏、襲擊和伏擊的小演習了。這些演習應該在檢驗受訓者修改傳統戰術以適應山地地形的能力的同時體現登山技巧,這些演習培養領導技能、主動、靈活和團隊精神。在巴基斯坦高海拔學校或美陸軍山地作戰學校,雖然不存在反方部隊,但反方部隊對于形成逼真環境,形成山地作戰技能是必要的。
集體訓練 集體訓練對于在實際山地作戰環境中檢驗單位和編隊是一個時機,是對在適應性訓練和個人訓練中所獲技能的一個補充,使指揮官能夠在現實環境中對于其假設和計劃的生存能力進行檢驗。戰斗和支援兵種之間及各戰場作戰系統間的同步和協調也是這種訓練的關鍵因素。
冬天和夏天的集體訓練是巴基斯坦陸軍山地訓練的固定內容。因為海拔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預備部隊也在他們與其可能進行作戰的相同海拔地區進行訓練。訓練主要建立在單位任務特征的基礎之上,以任務為中心,包括攻擊、防御和小分隊行動。
美陸軍在山地作戰中不進行集體訓練:相對于高海拔作戰而言,他們更倚重生存訓練。美海軍陸戰隊進行步兵營訓練,但這種訓練不包括炮兵、工兵、航空兵和其他支援兵種。考慮到山地和高海拔地區的獨特要求,這些對于協調和同步聯合兵種作戰都是嚴重的限制因素,很容易導致不完善的計劃活動和關于各種其它能力及限制的錯誤假設。

山地作戰不是特種作戰,也不是步兵領域內所獨有的。山地作戰涉及到后勤、航空、炮兵、通信和空中力量。隨著這些兵種和軍種混合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集體訓練,以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特長。具體的兵種訓練 所有的兵種和軍種都需要為山地作戰進行訓練,以理解其裝備的能力與局限。航空對于機動、實時后勤和精確火力是很關鍵的,飛行員應該在理解步兵在山地地形面臨的問題的基礎上,針對山地飛行進行有效訓練。
隨著“阿帕奇”直升機超視距獲取和打擊目標能力的提高,美陸軍飛行員在與地面部隊的聯合中,需要進行山地射擊練習。俄羅斯人在阿富汗戰爭中認識到了航空部隊與地面部隊近地協同的必要性,美國在阿富汗戰爭的經歷凸顯了攻擊航空部隊與特種部隊進行訓練、練習運用夜視裝置的重要性。運輸物資和部隊的直升機飛行員也需要在山地各種天氣條件下進行訓練,聯合攻擊和運輸直升機進行高海拔訓練對于高海拔作戰來說也是必需的。
美陸軍有許多復雜的通信裝備,雖然一些裝備在山地運行較好,但由于調頻通信在高海拔和有山地阻止的距離上效能并不很好,因而要靈活地、有選擇地運用一些裝備。在各種天氣條件下,必須通過轉移中繼站和運用裝備向各種通信裝備提供人員和運用人員提供各種選擇。
對于機動、制敵機動和生存能力比較關鍵的工兵也必須在高海拔條件下進行訓練和工作。在山地地形上構筑隱蔽所、埋雷、進行飲水供應和修橋筑路要求進行多種考慮,在山地環境中進行訓練是確保所需物資和裝備類型與質量的惟一途徑。
炮兵分隊需要在山地進行訓練,以便在各種環境和天氣條件下提供最佳的火力支援。選擇火炮陣地和通過空中轉移與調整火炮,如同地面運輸一樣,以支援各種戰術機構,同樣需要訓練和經歷,如同觀察和火力指揮一樣。
在山地環境中,作戰勤務支援人員也要學會如何最好地利用卡車、飛機、搬運工和騾子。實際山地條件下的訓練有助于他們確定山地環境中后勤計算的不同之處,其它問題,如保護后勤基地,同樣重要。穆斯林人員經常成功地攻擊和摧毀蘇聯在阿富汗的基地。
醫生和醫療機構也需要進行專門的訓練,以識別和治療與高海拔相關的傷害和疾病。在克什米爾地區,醫生對于處理這些疾病非常自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伴隨德軍部隊的醫生是處理凍傷、雪盲和其它問題的專家。蘇聯通過為醫生及其醫療機構設置專門的課程要求其進行100多個小時的訓練。
當代高海拔作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陸軍有著輝煌的山地作戰歷史,第10山地師在意大利戰役中證明了他們作為進行過山地訓練的精銳部隊的實用性。50多年后,阿富汗的“蟒蛇”作戰強調山地作戰仍然需要專門的訓練。陸軍已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轉型,以適應21世紀的挑戰,一聲令下即可部署的專門山地部隊也應該成為這次轉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