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高原的亙古荒原上,有一座亞洲最大、全軍最現代化的大型訓練基地——被譽為中國“歐文堡”(位于加利福尼亞沙漠地帶的美軍著名的軍事訓練基地)的北京軍區某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該基地投資上億元,歷經數年建設,面積達上千平方公里。這里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計算機網絡為平臺,集導調監控、戰場仿真、輔助評估、綜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統”為一體。與之相匹配,軍區抽調裝甲、陸航、電子對抗、特種作戰等精銳部(分)隊在這里組建了一支模擬“藍軍”部隊,以應對各路前來演習的“紅軍”。
該現代化大型訓練基地,為各軍兵種進行聯合戰役和合同戰術訓練,提供了全時空的舞臺。
演習不再是演戲
2000年6月,基地迎來的第一支演習部隊是擔負全軍新大綱試訓練任務的某摩步師。演習前,有人幾次請求基地的司令員謝勇先進行一次擺練,還有人勸他透露點演習方案,說:“‘紅軍’是總部、軍區抓的試點,如果演砸了,領導和機關都沒面子”。這些要求都被謝勇拒絕了。他說:“平時保面子,戰場上就會付出血的代價”。他頂住層層壓力,要求基地導調人員和部隊在演飛中不設預案,不搞排練,真打實抗,堅決按實戰要求導調對抗演習。
演習中,紅軍為了隊形好看,三路并進,按慣用戰法向“藍軍”發起進攻。謝勇命令“藍軍”抓住戰機利用空中和遠程火力實施立體打擊,紅軍作戰預案被徹底打亂……“紅軍”師長演習后深有感觸地說:“以往演習,紅軍怎么打怎么贏,這次到基地真的像進了戰場,想取勝對手太難了”。
團長當場被“活捉”
2003年7月,參加對抗演習的某機械化師,在開赴基地遠程機動途中,師指揮員根據作戰形勢需要,決定在次日凌晨2時召開師作戰分析會。基地導演部“將計就將”,即刻抽調一個“藍軍”襲擾分隊,對該師作戰分析會實施干擾。
時針指向凌晨1時整,某裝甲團團長參加師里作戰分析會,一人帶車前往師指揮所。就在此時,導演部發現某裝甲團在開設團指揮所時,沒有設立警衛隊;團長到師里開作戰分析會時,也沒有帶警衛人員。導演部立即讓“藍軍”襲擾分隊隱蔽在距師指揮所5公里的叢林地帶。團長帶車快速通過叢林地帶時,遭到了“藍軍”襲擾分隊的突然襲擊,團長束手無策,沒有一點防御能力,當場被“活捉”。他這時才悄然大悟:剛才離開指揮所時,沒有隨身帶警衛分隊。導演部現場作出裁決;團長立即被取消了參加師作戰分析的資格,從該師“消失”了。
常勝將軍不敢再“牛”
某摩步旅是戰區一支赫赫有名的功臣部隊,戰爭年代曾榮立大功,和平時期堪稱比武場上的“常勝將軍”,以“金牌大戶”聞名遐邇,可謂“牛”氣沖天。然而,他們剛一進入基地演習地域,就接連遭到空中轟炸、電磁殺傷、精確打擊三個波次的連續攻擊,沒等指揮員反應過來,陣地上瞬間“四面開花”,硝煙滾滾,喊聲連天。開戰前,基地導演部就制定了學習預案:“給他個‘下馬威’!看看精簡整編留下的部隊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戰斗”正式展開,導演部指定基地精心培養的“藍軍”旅與摩步旅互為對手,并加強給“藍軍”特種偵察、電子對抗、陸航三支精銳分隊。看到對方拼命陣勢,“紅軍”旅指揮員使出渾身解數,“機動制反、立體殲擊”、“搶奪要點”、“抗敵逆襲”、“多路阻隔、快打快殲”,用一個個最新戰法與之抗衡,依然接連敗退。一場硝煙未散,一陣炮火又起。導演部不給摩步旅任何喘息機會,頃刻使出“撒手锏”,擺出一個“難局”、“險局”、“危局”、“殘局”。幾個回合下來,摩步旅竟然首戰失利,再戰失利,連戰連敗,急得指揮員滿頭冒大汗:“戰法都到哪兒去了,怎么中看不中用啊!”多項戰法成果平時爭了不少彩頭,可一進入基地就暴露出好看不經打的問題。
“紅軍”“藍軍”斗智斗勇
狼煙四起,鐵流滾滾。“互換角色反復對抗”實兵學習拉開序幕,堪稱“紅一師”的某師扮演“紅軍”,對手為基地多年精心培養的“藍軍旅”,狡詐兇悍,雙方斗智斗勇,“紅軍”中路引蛇出洞,左翼右翼聯合包抄,眼看陷入絕境的“藍軍”集中三個坦克營的優勢兵力背水一戰,在航空兵和武裝直升機空中火力支援下,猛烈向“紅軍”發起總攻,使出渾身解數才從被動中解脫出來。
“打得好!戰法運用得很精彩。”現場觀戰的各級領導拍手叫好。“‘藍軍’指揮靈活,足智多謀,陸空協同密切,實兵對抗演習就是要瞄準這樣的強敵作戰”。基地領導如是點評。“不,要瞄準基地對抗,基地才是真正的強敵!”“紅一師”所屬集團軍政委反駁道。參加此次學習前,他在為集團軍作戰前動員時就強調各級指揮員要以強敵為對手,不能為對付基地而參加學習。然而官兵們卻說,我們就是要以基地為對手,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強敵,雖然我們在基地曾經吃過敗仗,但是我們磨勵精兵,完全有信心打贏對手。
基地導演部采用靈便的導調監控系統,一方面隨時清清楚楚監視“紅軍”行動,一方面調動“藍軍”千方百計給“紅軍”出難題。“紅軍”哪兒薄弱,導演部調遣下的“藍軍”便在哪兒下手,逼著指揮員帶領部隊緊跟現代戰爭作戰樣式練指揮、練謀略、練協同。面對對手千變萬化的“刁難”,“紅軍”指揮員只好放棄“預案”隨機處置,隨時調整部署。
實戰演習“對外開放”
截至2004年9月,該基地奪得了多項全軍第一:第一個將信息技術用于學習的導調監控和評估;第一個將聯合作戰引入合同戰術基地化訓練;第一個在基地建立用于實兵對抗的“藍軍旅”;第一個在作戰師旅開展“紅”“藍”角色互換對抗演練;第一個將預備役部隊與陸空現役部隊進行聯合對抗演練。
2003年8月,經上級批準,有駐華15個國家的軍事觀察員到基地觀摩,這是我軍實兵對抗學習第一次向外軍開放。近似實戰的演練,現代化的基地設施,外國軍人給予了高度評價。 (趙云生薦自《科學發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