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的文章在高中出現,是教科書選材的與時俱進,也是對教師的挑戰。教學本文,不宜抬出一些表現主義的抽象術語,讓學生變得“萎縮”。其實,表現主義作品文越深,情越真;形越變,理越顯。由于學生好奇而富有想象力的年齡特點,讀《變形記》時少了些成人閱讀時的障礙,把文章直接當作寓言來讀,從而較為自然地體會本文細節的生動所帶來的“情”趣和意義的深刻所帶來的“理”趣,獲得閱讀表現主義文章所特有的美感。在教學中可以把《變形記》作為一個大的材料,或者說很多小材料片段的組合,要求學生擬出相應的話題來。這種方式我稱為命題式教學。以如此“變形”的教學方式來解讀課文,就像作者以異樣的形式去解讀生活,照樣能直透文章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