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傳諶,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一“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傳諶教授長期從事企業和企業家理論的研究。主持并完成的科研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八五\"規劃項目\"現代企業制度中經理行為激勵與監督機制研究\";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家的作用研究\";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現代企業制度中代理人行為激勵與約束機制研究\";正在進行的項目有:教育部社科重大研究項目\"國有經濟戰略調整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研究\"。
就“企業文化究竟是一種什么力量?”這一問題,《營銷學苑》對徐教授進行了采訪。
《營銷學苑》:徐老師,您眼中企業文化在企業中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擁有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徐傳諶: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發展的新階段,其核心內容是企業精神,是引領企業發展的航標,是企業管理的靈魂,是企業所追求的價值取向。是通過全體員工的認同形成凝聚力,能夠使得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而自我約束和努力工作。同時也是一種團隊精神的體現。
《營銷學苑》:您認為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應該具有哪些特點?
徐傳諶:首先,一個企業要繼承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的精華,要本土化,本企業化。這個本土化的含義是什么呢?企業內外部環境對文化建設的影響很大。一個企業所處在一個怎樣的社會氛圍,地域、人口、文化水平都影響到企業的文化,同時企業文化對環境也具有反作用。所以企業要適應它所處的環境。另外,生產類企業與服務類企業的文化是有著不同特點的。
《營銷學苑》:中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有那些特點?
徐傳諶:首先,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不能隨便改變的,形式上有補充和發展,例如IBM創始人沃森所創立的:“尊重個人,給予客戶優質的服務,追求優異的工作表現”這一理念。從創始起從未改變。后來的歷任領導從核心上講也是對原準則的補充和發展。那么中國國有企業領導人是任期制度,缺少文化上的傳承,所以建立起的企業文化由于領導的變換會經常有些變化,影響企業的發展。
《營銷學苑》:中國的企業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存在那些問題?應該吸收什么樣的經驗?
徐傳諶:中國多數企業初期沒有建立起真正的企業文化,往往是一個形式上的CI導入,文字化、文件化、形式化,自上而下沒有真正的理解,也就談不到身體力行了。
企業文化建設關鍵是企業家,一個富有個人魅力和管理技巧的企業家首先會為企業帶來一種信念上的熏陶。比如海爾集團的張瑞敏,玉柴的王建明,企業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領導風格和個人魅力。
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要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地把口號化作行動。
《營銷學苑》:您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怎樣的力量?
徐傳諶: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要團結協作,求新求變,拒絕僵化。換一個角度就是:自由精神、創新精神、團隊精神。文化特色與管理特色相符合。把背景不同,自身經歷不同,甚至追求不同的人團結起來,大家共同認同企業共有的文化和價值觀,以企業文化激發感召力,凝聚力、這種力量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內部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