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新成
我是在前年查出患有高血壓的。起初我僅僅依賴服藥來控制血壓,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還有一點更令人頭痛,那就是服用降壓藥后出現了種種副作用。后來,我又請教心血管醫學專家。這位專家特別強調,對于諸如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來說,僅僅依賴藥物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注意平時的飲食調理。在高血壓病的治療中,合理飲食是十分重要的,其效果有時不亞于降壓藥物。通過膳食調理控制血壓,能顯著降低腦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的發生幾率。
聽了這位專家的忠告后,我專門請教了一位營養學家,并立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飲食調理:
首先,控制熱能。盡量少吃或干脆不食用糖果點心、甜飲料、油炸食品等高熱能食品。
其次,是限鹽。高鈉飲食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所以我的飲食一直保持“清淡少鹽”,食鹽攝入量一般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在血壓較高的情況下更是嚴格限制,每日用鹽量1~2克左右。
再次,多吃蔬菜和低脂乳制品。常吃蔬菜和低脂乳制品的人血壓明顯降低,其原因在于,食物中的礦物質和其他有益成分,如纖維素、葉酸和植物性化學物質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控制血壓很有好處。因此,我每天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幾樣蔬菜和一些低脂乳制品。
第四,控制膳食脂肪。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膽固醇,易導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能延長血小板凝集時間,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壓,預防腦中風。所以我在選擇食用油時多選食植物油,其他食物也同樣選用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禽、瘦肉及低脂乳等。少吃肥肉及各種動物性油脂,控制動物肝臟、魚子等高膽固醇食物。
第五,經常吃魚。我的餐桌常常少不了魚。專家認為,長期規律地吃魚對心臟病人的好處比吃藥的效果還要好。長期食魚,特別是深海魚類,如鮭魚等,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膽固醇。
第六,每天必吃香蕉。這是因為香蕉的含鉀量在各類水果中最高。鉀在人體中主要分布在細胞內,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它維持著細胞內的滲透壓,參與能量代謝過程,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維持心臟的正常舒縮功能,有抗動脈硬化、保護心血管的功效。香蕉中還含有能降血壓的成分,具有轉換酶抑制劑類降壓藥的功效,能使血管舒張,血壓下降。
第七,每天兩只蘋果。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兩只蘋果能夠減少人體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含量,有益身體健康,還可以大大改善腸道內的菌群狀況,從而改善人體的消化吸收機能,這同樣可以起到預防高血脂和血管硬化的作用。
第八,適量飲酒。大量飲酒可使血壓持續升高,易誘發腦血管意外,適量飲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因此,我一改過去的“開懷暢飲”為現在的“意思一下”,每次喝一小杯酒,確保強身而不損身。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藥物治療,并輔之飲食調理,我的血壓已由過去的180/110毫米汞柱降至目前的120/80毫米汞柱,并且能一直維持穩定。
(編輯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