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雅
小王幾代單傳,父母十分希望能早日抱孫子,所以把兒媳視為掌上明珠。自從媳婦進門后,各種營養補品一擁而上,小敏幾乎被泡進滋補缸里:蜂王漿、護保液、“女保精”、“助孕素”……聽說未出生的鹿胎最能促進子宮和胎兒發育,老公爹特派專人去吉林龍潭山鹿場采購地道的全鹿胎,求名醫配制成“鹿胎膏”,供兒媳長期服用。
然而,一年過去了不見喜訊,二年過去了沒有動靜,小敏卻變得福態啦,臉上增加了“青春痘”,月經失去了原來的規律。老兩口再也耐不住了,便催小倆口去醫院檢查。小王沒查出問題,小敏檢查的結果是:體內雄激素過高,血清睪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增高,黃體生成素偏高,促卵泡激素降低,二者之比例失調;B超發現卵巢呈多囊泡改變;腹腔鏡檢查見到雙側卵巢增大,表面光滑發亮,包膜增厚,包膜下見許多大小不等的囊性卵泡,最后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這才找到了她婚后兩年不孕的原因。
專家點評:多囊卵巢綜合征又叫多囊卵巢病。發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主要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常因精神緊張、濫用藥物或其他疾病等因素,促進丘腦下部—垂體—卵巢軸系內分泌紊亂,垂體分泌的促卵泡激素和黃體生成激素二者比例失調,前者減少,后者增多,促使卵巢的卵泡不能發育成熟,不能排卵,而形成囊狀卵泡,最后成為多囊卵巢。這種病有如下表現:①月經失調,少數也可表現為月經過多。②男性化傾向,由于病人體內雄性激素堆積(內分泌紊亂所致),引起多毛、毛發粗黑,呈男性分布,肌肉也相對發達。③化驗血清睪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增高,黃體生成素偏高,促卵泡激素降低,二者之比>3。④因不排卵而不孕。
小敏的多囊卵巢綜合征純粹是補出來的病。正常人體內的激素本來是十分協調的,許多補品卻有激素的作用,進入體內,反而會引起機體激素失調。但小敏經過治療還是可能懷孕的。
一向月經都很規則的雅麗最近出現了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的現象,開始她還沒注意,以為是自己營養過好的原因,可是時間持續將近一年了,身體狀況也感覺每況日下,于是她決定到醫院里看看,經過檢查她的子宮里竟然有16個肌瘤,大的比半個雞蛋還大,小的也就臉上的痘痘般大小。年紀輕輕怎么就得了這病呢,她很納悶,經過醫生的詢問,她告訴醫生因為愛美,她從兩年前起開始服用一種聽說可以養顏的口服液。醫生猜測她的子宮肌瘤可能與她所服養顏產品有很大關系。
專家點評: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于35~50歲。目前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典型癥狀為月經過多,多發生于粘膜下及肌壁間肌瘤,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
現在許多食品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激素成分,特別是一些不良商販會用含激素的避孕藥來催肥雞、鴨、魚、黃鱔,而人在吃了這些催肥的肉類后很容易不知不覺攝入激素;由于雌激素可以讓女性的皮膚更光滑細膩,一些女性用的護膚保養品里就可能含有雌激素的成分,在外表涂抹后,也可能被人體吸收;而一些口服養顏等補品中激素水平則是明顯偏高。不經醫生指導,私自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補品及一些美容美膚用品,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而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也是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因素之一。此外,母親在妊娠期間用雌激素是青少年女性陰道透明細胞癌患者發病的重要誘因。一些男性壯陽保健品,成分也多含有雄性激素和中樞神經興奮劑。這樣的“保健品”只會“透支體力”,長期使用有害無益。
小知識:謹防環境激素“暗殺”
目前,環境激素已成為殃及人類與動物生存的大問題。資料顯示,環境激素造成自然生物體雌化現象增多;人類精子很可能正呈減少趨勢,動物實驗表明,這可能同環境激素有關。
含有環境激素的化學合成物有焚燒垃圾中排出的劇毒物質的二惡英、避孕藥劑、人類生產、生活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如“農藥DDT、洗凈劑等)。
預防環境激素的侵害應學會科學地保護自己,改變生活方式,在調整膳食結構時,不妨做到大量食用谷物和黃綠葉菜,容易使二惡英從人體內排出的食物有糙米、蕎麥、菠菜、蘿卜、小米、黃米和圓白菜等;不使用塑料泡沫制造容器的方便面、食品;不購買塑料幼童用品;不用聚氯乙烯包裝材料在微波爐中加熱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