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堂
某廠最近組織職工體檢,碰到一件讓人跌破眼鏡的事:該廠職工王軍有高血壓。這年頭,生活水平提高,有高血壓本不奇怪。奇怪的是王軍這人,平時從不喜歡吃高脂肪食物,不抽煙,又不喝酒,人也不胖,高高瘦瘦的,也沒有高血壓家族史,他怎么就得了高血壓呢?王軍不明白,就去問醫生。醫生問他,平時都吃什么呢?他說:“我很少吃肉,也不吸煙不喝酒,常吃素菜,尤其喜歡吃咸菜。”醫生笑著說:“罪魁禍首就是‘咸菜呀!”“啥?咸菜也能引起高血壓?!”大家驚出了一身冷汗。
◆過量攝入食鹽容易導致體內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長期高鹽飲食,可導致血管張力升高,誘發高血壓。
◆高鹽飲食還會導致阻力血管對體內交感神經的反應性增加,加重血壓升高。
咸菜為什么可以引起高血壓,主要是因為腌制咸菜的食鹽作祟。高血壓雖然多數找不到明確的病因,但研究已顯示,超重、肥胖、膳食高鹽和較多或過量飲酒都與高血壓發病密切相關。
食鹽——引起高血壓的“調味殺手”
食鹽的成分為氯化鈉,普通人每天正常生理需要量是5克。但實際生活中,攝入量已遠遠超出這個數字。有統計表明,我國膳食平均食鹽攝入量明顯高于西方國家,北方人每天攝入12~18克,南方人約為7~8克。
因為食鹽作為一種調味品,有許多食物都用食鹽來入味,尤其是腌制食品,如北方的咸蘿卜、辣白菜、腐乳,南方的榨菜、咸魚等,以及目前很流行的蘸醬菜。我國食物烹制方法又講究色香味俱全,鹽更是少不了,許多地方菜中含鹽量高,比如東北菜、內蒙地區的奶茶;還有一些人習慣進食味道濃的食物,覺得菜淡了沒有味道,于是餐桌上要求除了正常的主食和菜以外,還要有咸菜和鹽,即使喝粥也要加咸菜,吃饅頭還要夾上豆腐乳,就連吃火鍋,也要配上咸的調料、豆腐乳。這樣,久而久之,勢必造成食鹽攝入過量。
研究證明,食鹽的攝入量與血壓有顯著相關性,每日食鹽攝入增加2克,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增高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而且,正常人群對高鹽飲食的敏感性不一樣,老年人和肥胖者對高鹽更加敏感,更容易誘發高血壓。
鹽誘發或者加重高血壓后,使得血壓的控制更加困難或者導致頑固性高血壓。我國飲食南甜北咸,結果北方高血壓發病率就明顯高于南方,因高血壓導致的冠心病、腦卒中也明顯高于南方。
限鹽——防治高血壓的重要環節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歐洲的高血壓指南都將限鹽作為高血壓防治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求每日氯化鈉(食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有研究觀察,單純限鹽措施可以使血壓下降2~8毫米汞柱。限鹽還有利于高血壓導致的左心室肥厚的逆轉,增強降壓藥物的降壓效果,有利于頑固性高血壓的控制,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
某些輕度的高血壓患者采取限鹽、改變生活方式等措施就可以使血壓完全恢復正常。
科學吃鹽 有益健康
食鹽雖然可以調出美味,但從健康角度考慮,還是應該科學進食。如何做到科學進食呢?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①要意識到高鹽帶來的危害,改變用鹽習慣,逐漸習慣低鹽飲食。②改變食物烹調方式,逐漸習慣其他口味和調料,如生吃蔬菜或者加用適量沙拉等。③要減少烹調用鹽及含鹽高的調料,如味精。④少食或者不食各種咸菜及鹽腌食品。⑤餐廳減少食鹽用量,餐桌不提供食鹽和咸菜等。⑥應鼓勵食品工業開發低鹽食品,或者開發低鈉鹽。⑦含鉀和鈣豐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各種水果等雖不能明確降低血壓,但能減緩高鹽對血壓的不良影響。⑧在減少食鹽攝入的同時,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要想防治高血壓,關鍵還在于生活方式是否健康,限鹽只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方面。平日還應該控制飲食總量,調整飲食結構,少吃加上多活動,選擇清淡飲食(包括不太油膩、不太咸和不太甜),避免暴飲暴食、酗酒、主動或者被動吸煙、精神緊張和熬夜。
編輯/李衍 jtyyliy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