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勤
麗江雪山
板塊與板塊的相互撞擊之后,一個雪、與山的奇緣在麗江傳說千年。
山是好山。五千五百九十六米的高度,誘惑著多少攀登者的夙愿?雪是好雪。玉龍入水的風(fēng)姿,晶瑩著多少美麗的頌辭?
與山對立,舉一串美麗的向往,用蒼鷹展翅的方式,在山頂飛來飛去。一雙饑渴的眼睛,吞掠山梁,也吞掠雪韻。感覺一把細(xì)柔的刷子,將滿身的污垢一一刷凈,并純潔一些灰暗的思想。那種絕妙的感覺,說不出來卻又有滋有味。
雪山的靈氣,給我們披上一件合體的外衣,使我們感覺雪不再寒冷。
一條上山的小路握在古城的手上,麗江從這里走向世界,世界從這里走進(jìn)麗江。一如山上火紅的杜鵑——簇?fù)砣缢岫蝗?,艷而不嬌。
這是麗江人火熱奔流的寫照,鏗鏘著歷史也洞穿著未來。
草原枕著山腳半醒半寐,牧歌丈量著生活,也丈量著草原,這是一部固體的樂章,收割著歲月,也儲存著歲月。
在草原上漫步很愜意,看——牧人和牛群在炊煙之外醉成一片詩意的傳奇,豐滿民歌的野性部分。
誰在撿拾一些雪山的哲理?一邊向上攀登,一邊闡述人生。
誰在吐納一組生命的等高線?一邊演繹著歷史,一邊追趕著未來。
西雙版納橄欖壩
綠孔雀早已遠(yuǎn)去,尾羽卻在這里繁衍。獨(dú)特的熱帶風(fēng)光俘虜了我們。
陽光很綠,每一仰視或每一俯聽都是一種陶醉。心很年輕,每一站立或每一前進(jìn)都收獲一種美麗。
頭頂茂盛的鳥聲呼喚著什么?林中探出的窗口是誰的眼睛?
心緒無邊,籠罩思想原野的是一片金色的希望。遠(yuǎn)方的竹樓婆娑成我心靈的姿勢,用一生的骨氣搖曳芬芳。
象腳鼓的聲音傳到哪里去了?,錯過傣家人以水為主的節(jié)日,注定要留下一點(diǎn)遺憾。就像世上有些事物,遲到或早到都會走樣。
佛寺里禪聲如雨,主持的禱告暗示著什么?以這種形式超脫,借這方山水的靈氣裁一件合體的衣裳,別致成一種風(fēng)情。
哦,橄欖壩,一塊遠(yuǎn)古漂來的綠寶石,用時光將自然一一幻化,造就了綠陰,造就了鳥語,造就出一方百姓的福祉。
這是你開花的季節(jié),多少游人向你走來,機(jī)遇的鑰匙就握在你手里,一種圖騰,在前面呼喚。
石林
遠(yuǎn)古的濤聲化石成林,誦讀著經(jīng)典的歲月,詮釋著一支悠遠(yuǎn)的邊陲民謠。
這是歷史演變的見證啊!多少年來,祖先的骨骸就這樣被一次又一次的拉長、變粗、壓扁、組合,茁壯成這方風(fēng)景。
歲月如流。
巖石與巖石交融的結(jié)果,造就了你血脈隆起的高原男人形象,那肌肉和青筋扭成的線條,布滿了歷史的血痕,演示著人與自然不朽的抗?fàn)?,演示著理直氣壯的吶喊和對新世紀(jì)的渴望。
面對高原的天籟和一貧如洗的現(xiàn)實(shí),你承受著生命的孤寂,默默地繁殖純粹的陽光。任冷冷的風(fēng)鞭抽打,任霏霏的淫雨剝蝕,你矢志不渝地恪守著心中的家園,以傷痕累累的軀體肩負(fù)起一座四季如春的花園。
等待超越,等待燦爛,等待花香的季節(jié)里走出一個如花的世界。于是,在南疆邊陲的絕句里,你挺著脊梁走過了一個個艱難的季節(jié),用骨血蘸著紅泥,塑造出了又一群新的高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