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極差的“弱質產業”,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是由于農業生產,尤其是種植業和養殖業“靠天吃飯”的高風險性和不可預測性,加上農戶的保險意識不強以及保險產品價格和農民收入之間的落差,導致“農民保不起,保險公司賠不起”的尷尬局面出現。
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2004年我國農業保險業務共實現保費收入3.77億元,同比減少0.88億元,負增長18.86%,農險保費收入占產險業務保費收入的0.35%。令人遺憾的是中央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扶持政策仍未落實?!叭绻醒胝怀鲥X,讓農民自己掏錢,勢必增加農民負擔,那么,這個立法就要慎之又慎了。反過來,要鼓勵保險公司的積極性,你必須要有政策,需要稅收的讓步,道理是一樣的,政府在當前的財政狀態下,農業稅已經全免了,再進一步減免稅收,政府能不能做?”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說,“立法就意味著強制?!?/p>
業內專家認為扶持我國農業保險發展,必須采取強制手段,要盡早出臺“農業保險法”,建立風險轉移機制。在制定農業保險法時應明確以下內容:首先,將農業保險從商業保險中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政策性保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救農業保險的不充分狀況,不以贏利為目的,借助于稅收杠桿的財政積累來補貼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險保障。第二,保險模式應準確定位。在農業保險范圍內,實行強制保險與自愿保險并用的經營模式。但要規定,強制保險和自愿保險都享受政府補貼和再保險。第三,建立農業保險的再保險機制。經營農業保險的主體必須建立同中國再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關系,使中國再保險公司作為國家獨資公司通過再保險方式,代行國家支持農業保險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