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功
今年2月下旬,英國食品標準局發出全球食品安全警告,宣布近400種食品受致癌工業染料“蘇丹紅1號”色素污染,必須回收。這是英國自瘋牛病以來最大規模的食品回收行動,并由此引發出一場全球性的食品安全恐慌,涉及在中國的跨國公司有聯合利華、肯德基、亨氏等。中國政府立即在全國展開全面抽檢,并在20天內從5類調味食品(辣椒醬、辣椒油、辣蘿卜、醬菜、腐乳)中分別檢出蘇丹紅1號和蘇丹紅4號,另在廣州和漯河分別查獲制造蘇丹紅原料的工廠。隨著檢查的深入,更多的含蘇丹紅食品被不斷發現。蘇丹紅作為一種工業用料,在沒有經過我國衛生質檢部門的審批下,偷偷被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被一些企業大肆使用。在諸多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加工黑幕被揭穿以后,人們對食品添加劑已經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關于它的是與非,我們究竟應當怎樣對待?
何謂食品添加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規定: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營養強化劑、防腐劑、抗氧化劑、色素、香料、漂白粉、增味劑、甜味劑、疏松劑、消泡劑、脫膜劑、乳化劑、穩定劑等。
食品添加劑對人的健康并非有害
近年來,由于各種化學物質對食品的污染已成為社會性問題,有些食品生產廠家為迎合消費者的心理,竟在廣告或標簽的醒目處印有“不含防腐劑、色素”,甚至還有的以“絕對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來標榜自己的產品安全無害。其實,食品添加劑并未禁止使用。
隨著食品工業的現代化,食品添加劑的研制和應用越來越廣泛。據統計,全世界目前約有一萬多種。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0類884個品種,并且每年都有不少新的品種被批準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范圍及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了改進食品風味,提高感官性能引起食欲,如松軟的面包和糕點就是發酵粉的作用。二是為了防止腐敗變質,確保食用者的安全與健康,減少食品中毒現象。三是滿足生產工藝的需要,例如制作豆腐必須使用凝固劑。四是為了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如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強化劑。
長期食用安全的添加劑,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我國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在批準使用新的添加劑之前,首先要考慮它的安全性,搞清楚它的來源,并進行動物試驗。經過科學試驗證明,確實沒有蓄積毒性,才能投產使用,并嚴格規定其安全劑量。
防腐劑能抑制食品微生物生長和繁殖,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我國目前允許使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山梨酸、乳酸鏈球菌素、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鈉等13種。
食用色素分為兩大類,即食用天然色素與食用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是直接來自植物組織的色素,使用的范圍主要是糕點、糖果、飲料、蜜餞等。合成色素系以煤焦油為原料制成,有些可能具有毒性,但由于成本低廉,色澤鮮艷,著色力強,色彩多樣,故仍然被廣泛地應用。使用的范圍為: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糖果、糕點上彩裝、紅綠絲、罐頭、濃縮果汁等。
添加劑危害來自濫用
專家指出,“劑量決定危害”。據了解,各種食品添加劑能否使用、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各國都有嚴格規定并受法律制約。在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前,相關部門都會對添加劑成分規定嚴格的質量指標及進行安全性的檢測。
大量例證表明,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與添加劑無關,往往出在食品加工銷售環節上。有統計顯示,幾乎每一次食品抽檢,防腐劑(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鈉等34種)都會出現問題。據分析,之所以造成防腐劑的過量使用,有的是廠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識,根本不顧添加劑的用量問題;有的則是廠家設備簡單陳舊,缺乏精確的計量設備,不能控制使用量,很容易出現超標的情況。還有一些廠家沒有相關的先進設備,在添加防腐劑時常常出現攪拌不均勻的情況,造成產品中防腐劑含量過高。
過量攝人防腐劑有可能使人患上癌癥,還會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攝入過量色素則會造成人體毒素沉積,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會造成傷害。
從消費關上杜絕添加劑的危害
由于食品添加劑問題而被判定不合格的產品,基本上有兩種情況:一是故意添加的,且食品添加劑含量很高;二是一些產品中檢測出了微量的不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下面對6種常用添加劑進行介紹,為消費者選購食品時辨認添加劑過量提供一些竅門。
(1)漂白劑:破壞、抑制食品的發色因素。漂白劑除可改善食品色澤外,還具有抑菌等多種作用,在食品加工中應用甚廣。品種有氧化漂白及還原漂白兩類。前者如雙氧水,后者包括亞硫酸鹽類等。有不法企業為改變肉制品的色澤,就加人大量雙氧水使死豬肉變色。某些氧化漂白劑能掩蓋動物性食品,如改變肉類、海產品的腐敗變質外觀。更有甚者,將含甲醛成分的致癌工業用品“吊白塊”,違禁添加到食品中去,如在加工米粉、腐竹時加入吊白塊,使其看上去光潔白凈。
消費者要認清“原色”食品才購買。食品的外表異乎尋常地光亮和雪白,可能會有問題。如本來偏黃色的牛百葉,變得很白凈;又如竹筍、雪耳、粉絲、腐竹、米粉、海蜇等的外表過于雪白透亮,應小心提防。
(2)著色劑:著色劑是使食品著色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分為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兩大類。應用于飲料、果醬和糖果當中。食品合成色素有莧菜紅、胭脂紅、赤蘚紅、新紅、誘惑紅、檸檬黃、日落黃等。有不法企業濫用檸檬黃等加工情人梅,還有在水果罐頭中超量使用日落黃,使其看上去顏色鮮艷,不褪色。以名為加麗素紅的一種色素類飼料添加劑喂養雞,使其產出顏色偏紅的雞蛋。
消費者要注意,顏色濃艷夸張的食品,都可能存在濫用著色劑的現象。
(3)防腐劑:為防止各種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敗變質,常使用化學物質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或殺滅這些微生物。狹義的防腐劑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廣義,的防腐劑還包括那些通常認為是調料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質,如食鹽、醋等。有不法企業選用成本較低的防腐劑,以山梨酸和苯甲酸為例,前者對人體更為安全,但前者的成本為后者的兩三倍,不少企業選擇并超量使用低成本的苯甲酸。有些企業使用甲醛和福爾馬林等非食品級的工業原料,來強行殺菌。
(4)香精香料:能使食品增香的物質,對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種和提高食品質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按性狀分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調味液體香精、微膠囊粉末香精和拌和型粉末香精;按香型分為:奶類香精、甜橙香精、香芋香精等。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私自生產、經銷、使用未經國家批準的食品香料,或使用低質、違規原料,以牟取暴利。
香精是含有兩種以上香料的混合物。而《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沒有對食用香精在產品中使用上限做出規定,只對食用香料的使用上限進行了規定。因此,正規香精香料生產廠家,針對香精在不同產品中的使用有明確的添加范圍標準。
(5)甜味劑:賦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劑。常見品種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漿、糖精鈉等。糖精鈉成本較低,其甜度相當于蔗糖的650倍,因此,過量使用糖精鈉的現象很常見,特別是在某些劣質飲料、蜜餞和果脯中。
(6)發色劑:它能使肉及肉制品在加工、儲藏等過程中不致分解、破壞,呈現良好的色澤。常見品種有亞硝酸鈉等亞硝酸鹽。發色劑有掩蓋肉類腐敗變質,并使其顏色好看的“本領”,不法商人將其用在死豬肉或死去的青蛙、鱔魚上。
亞硝酸鹽具有一定毒性,因而食品加工業界一直力圖選取某種適當的物質取而代之,但目前尚未找到替代品。權衡利弊,各國都在保證安全和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嚴格控制使用。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