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禹 康敬峰
“丑小鴨”挑戰“白天鵝”
1999年,南非最有影響的《星報》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說當地的彩電市場,在上演著一個“丑小鴨”挑戰“白天鵝”的故事。一向是被日本松下、韓國金星、大宇等品牌壟斷的南非彩電市場,正在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迅速蠶食,而這只“丑小鴨”,正是來自中國的海信電視。
在前往南非最大的城市約翰內斯堡的主要公路兩側,我們不斷可以看到海信的巨型廣告牌,大大的“Hisense”標志顯的格外醒目。進入約翰內斯堡市區之后,我們還發現,大街上穿流而過的雙層巴士上,也印著綠色的“Hisense”品牌標志。
在約翰內斯堡的各種建筑物頂上,海信的品牌廣告同樣也是隨處可見。記者隨意走進一家電器專營店,發現這個電器專營店的顯著位置,就是海信的銷售柜臺,十幾個型號的海信電視吸引著當地消費者。而海信產品的兩邊,就是松下、大宇等日韓品牌的電視產品。
在約翰內斯堡的高科技園區,海信南非公司的新工廠就設立在這里。作為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這里匯聚了上千名不同膚色的員工,但是他們生產的產品卻是中國的海信品牌電視機。如今這些產品已經進入到南非的2400多家連鎖店,500家家電專營店,以及周圍的十幾個非洲國家。并且,大多數消費者開始認可,認為“中國制造”已經開始代表質量。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健告訴我們:“海信是南非的中國名牌之最。”
從挑戰到被挑戰
1993年,海信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時候,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廣交會給了他半個標準攤位,也就是長只有3米、寬1.5米,總共4.5平方米。然而,正是從這塊4.5平方米的展臺起步,海信開始登上了國際舞臺,走上了自己的國際化道路。
在海信集團總部的展覽室里,至今還保留著一臺當時出口到北部非洲地區的電視,這臺看似普通的電視,卻與國內生產的電視有一個小小的區別。
劉慶華:“客戶在提出產品需求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功能。”
這個特殊的功能就是要求在電視的前部,安裝一個電子眼,這個電子眼能夠根據室內的光線,來自動調整電視的亮度,以便得到更好的收視效果。當時這名北非客戶在國內找了多家企業,然而大多數企業對此并不感興趣。
劉慶華:“不光是電路的改進,而且還有模具的重新開發。”
作為專門開拓海外市場的主管,劉慶華深深懂得,當時海信面臨的,不僅僅是技術研發的投入比較大,而且當時北非地區的電視市場基本被日韓企業的產品所壟斷,中國產品能否獲得認可,還是一個未知數,為了這么一個市場是否值得如此興師動眾呢?
劉慶華:“我們是靠功能的差異化來取勝的,現在有了差異化需求,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市場機會。”
在接受了客戶的要求之后,海信專門成立了一個技術團隊來進行研發,幾個月之后,他們完全按照客戶的要求,設計生產出了新產品。而正是這個小小的改動,為海信電視打開了整個北部非洲市場。之后海信的空調、冰箱等產品也開始進入到這個市場,海信產品的銷售也由原來每月的幾千臺,增長到現在的每月25000臺左右。
劉慶華:“我們從最初的市場挑戰者,成為了當地市場排名第二的主要競爭者。”
以技術搏弈市場
作為海信在北部非洲的經銷商,奧瑪通過與海信的合作,帶領自己的公司成為當地發展最快的家電銷售企業。
海信產品北非地區經銷商奧瑪:“我們今年和明年的目標是和海信開展冰箱合作,使我們的工廠成為銷往北非和歐洲的產品基地。”
在發展中國家的家電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之后,海信開始把目標瞄向歐美等發達國家。然而,歐美市場對中國普通彩電征收的高額反傾銷稅,實際上已經把海信的低端電視產品擋在了市場外面。面對殘酷的市場,海信開始在中高端市場尋找進入歐美市場的契機。
劉慶華:“碰到最大的障礙就是:客戶根本不認可我們的產品,不認可我們的品牌。”
對于海信來說,從普通電視到高清電視的產業升級,就是一個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開拓高端產品市場的一個絕好機會。那么越早發現這個機會,就能在新的市場來臨的時候,占據一個更有利的位置。海信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了液晶、等離子電視的技術研發。
劉慶華:“只有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凸顯出來。”
海信最新設計的液晶系列電視,流線型設計和按鍵的布置,就是海信在工業設計上的獨特之處。這款產品在參加美國舉辦的展覽會時,讓海外的客戶開始對中國的高端電視刮目相看。
為了短期內縮短與日韓企業的差距,迅速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海信首先在工業設計上尋找到了突破口。這款系列液晶電視的推出,不僅贏得了非常高的評價,也贏得了市場。在意大利一家有名的家電連鎖商店里,海信產品成為這個店里一年廣告的主推產品。
劉慶華:“客戶有句話非常有代表性,他說,昨天是日本的時代、今天是韓國的時代、明天一定是中國的時代。”
從去年下半年,海信開始向歐盟批量出口液晶和等離子高端平板系列電視以來,到現在銷量已經突破10萬臺大關,成為海信增長最快的市場。
從普通彩電升級到等離子、液晶電視,從非洲殺到歐美,海信產品在不斷升級,市場在不斷擴大,2001年,海信一年只有1000多萬美元的出口額,可到了今年,海信定下的出口目標已經達到了5.5億美元,四年時間,翻了50多倍,
周厚健:“前些年海信的海外市場主要是集中在東南亞,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開始走到非洲去,此后我們要在澳洲、北美、歐洲逐漸擴大市場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海信產品會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
周厚健把2004年看作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前,中外家電企業結束了第一次艱苦較量,從今年開始,全球家電行業會進入第二輪較量,新一輪競爭的區域將擴大到世界,中外品牌以技術為核心的博弈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