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真
她少女時代是柔道健將,曾在廣西柔道實踐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后專攻美術,26歲成了廣西第一個繪畫女博士。這一武一文、一動一靜的個性追求,使她的人生多了一些傳奇色彩。
2004年夏天,於梅剛舉辦完畫展,就接到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這對于一個26歲的女孩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對于一個昔日的女子柔道運動員來說,人生多了幾分艷麗。這看似一帆風順的后面,卻有許多她自己才知道的艱辛和苦衷……
義氣少女成了柔道運動員
於梅小時候體弱多病,乖巧可愛,曾跟隨父母在蘭州軍區軍醫學校生活了10年。小學畢業時,她以名列桂林市第三的成績升入初中,當時班上有幾個大齡男同學特別搗蛋,他們經常湊在一起欺負其他同學,她也未能幸免。眼見班上同學被打罵的現象一再發生,於梅義憤填膺,奮力還擊,結果被打得鼻青臉腫,一氣之下就瞞著父母和班上另一名女生進了桂林市業余體校學習柔道,希望自己有本領,能夠保護自己,保護同學。
女教練是年輕秀氣的廣西柔道名將黃路秀,經過一周觀察,她留下了她們。一開始,看到柔道隊員們穿著白袍子,摔著沉重的假人,舉著各種規格的杠鈴,聽著夾雜著日語的口令,她覺得新鮮而好奇,以為很好玩,但真正訓練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那些日子,於梅每天傍晚放學后要走很長一段路去體校,兩個多小時的訓練,渾身摔得像散架似地,回到家,疲憊得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
於梅的反常舉動引起了父母的懷疑,媽媽問起來,她便謊稱在學校補習功課。后來,藏在床底的柔道服被母親發現了,她才不得不說出實話。原以為父母會生氣,會反對,誰知,他們沒吭聲,母親還經常到體??此柧?。練柔道雖然很苦很累,但能使我的身體變得強健,意志得到磨練,加上父母的支持,更堅定了她練下去的決心。
初二時,剛練了一年柔道的於梅獲得了廣西女子柔道少年賽參賽資格。第一次參加省級比賽,又是跳級打比自己重8公斤的對手,她緊張極了,加上對對手的實力估計不足,一上場她便處于劣勢,被對方用柔道服纏住了脖子,勒到了氣管。對手力量大得驚人,在被絞住的一瞬間,她本來可以馬上用臉擋住或拍墊子認輸,可由于缺乏經驗,缺乏對競技體育殘酷性的認識,又不肯輕易認輸,就使勁用脖子頂住,結果,她昏倒了……
后來,於梅才知道,在賽場上經常有人被絞昏,她還曾經親眼看見一名柔道運動員當場昏過去,一直沒有醒來!至于在比賽中出現骨折、脫臼等現象,那是經常的事。但面對這樣的困難和危險,她沒有害怕。
在摸爬摔打中,於梅逐漸成長起來。在一次廣西少年女子柔道比賽中,她機智勇敢,以瘦小的身軀戰勝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引起全場轟動,也引起了當時廣西著名柔道教練楊本培的注意,在他的推薦下,她有幸進入廣西體工大隊訓練,成了一名專業的柔道運動員。那年她15歲。
走好人生緊要的一步
在體工大隊集訓的日子里,訓練嚴格,生活單調,用隊員的話來說是“比種田辛苦多了!”許多農村來的隊員都因扛不住這份艱辛,卷起行李打道回府。
盡管於梅不怕苦,但她不得不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果選擇做一名專職運動員,那么她將無法念高中,也就意味著她除了在柔道項目上有專長外,很難在其他方面再有發展。她真的適合做一名專職柔道運動員嗎?於梅心里清楚,盡管她曾在廣西柔道實踐比賽中獲得過第一名,手中廣西省級比賽的銀牌、銅牌一大把,盡管許多教練和前輩一再勉勵她,但她覺得自己不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運動員,在接觸了許多國家級優秀選手后,她認為自己的運動天賦和條件比他們差遠了。比起體育來,她學美術的天賦和條件強得多。擇其弱不如選其強。于是,於梅選擇了高考,考美術學院。
從記事起,於梅就喜歡畫畫,常常和姐姐拿媽媽裁衣服用的彩色粉筆在家里的墻壁上寫寫畫畫,以至父親不得不幾次重新粉刷墻壁,后來實在沒有辦法,父親便在女兒能夠觸及的地方釘上花布,說是“圍墻”。不能在墻上畫畫了,她和姐姐只好轉向地板。
那時候,家里經濟拮據,母親省吃儉用給女兒買了許多小人書和蠟筆,任姐妹倆涂鴉。久而久之,於梅的美術成績超過了姐姐,在同學們中出類拔萃,從小學到中學,她都是班上美術科代表,她的畫在桂林市中小學生美術競賽中得過第一名。
然而,這一切只能叫做業余的兒童畫,她真正系統地學習美術,還是高考前在桂林市群眾藝術館張賢老師兄弟辦的“張賢·張超畫室”。
那時,課余時間,於梅幾乎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張賢·張超畫室”??墒?,由于她生性活潑、貪玩,許多同學及以前的隊友經常來畫室找她玩,沒幾天,畫室成了她的“會客室”,別人都在認真畫畫,她卻在一旁和朋友們聊天說笑,還經常曠課遲到。有一次,於梅遲到了,一向和藹可親的張老師就一臉嚴肅地在我旁邊坐下,目不斜視地看著她旁邊的一個同學畫畫,一聲不吭,她心里有點不自在。這時正好模特休息,張老師突然面對她,大聲說:“於梅,從明天晚上開始,你再遲到就不要來學習了,學費我可以全部退給你。這里不是菜市,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這樣‘打一天魚曬三天網,也不可能考上大學,我們畫室沒有這樣的學生!”說畢,他讓我好好想想,就大踏步走出去了。
第一次見老師發這么大的火,一時間,於梅驚慌失措,羞愧難當,淚水奪眶而出。直到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趕緊擦干眼淚,開始全神貫注地描畫模特。也許正是張老師那一激的作用,於梅竟然當場畫出了一幅相當好的肖像。那是一張女青年頭像,她一直保存著,今天拿出來看,仍不失為一幅優秀的素描作品。更重要的是,從這張作品開始,她真正立志要走好美術這條路。
那以后,於梅像變了個人似的,總是早早地來到畫室,悉心畫畫,別人畫一張,她要畫好幾張。朋友們看到她專心致志,也不好意思來打擾她了。這樣,於梅的繪畫水平提高很快,自信和毅力也一天天增強……
七個多月后,於梅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其中考白描繪畫,她雖然是第一次拿毛筆,成績卻在上千名考生中名列第一。
業精于勤荒于嬉
由于成績突出,於梅大學一年級時,獲得了全年級的年度最高獎學金,同時,在校學生會干部競選中,以高票當選為校學生會主席。大一新生當選為校學生會主席,這在廣西藝術學院歷史上是少有的。
大學里文體活動多,我生性爭強好勝,什么都想參與,什么都想得第一,在學院一年一屆的“藝苑杯”聲樂選拔賽上,我獲得了最高分,在校運會田徑賽上贏得了400米冠軍,還是學院最佳領操員,她的國畫還在全國大學生美術展中獲獎……掌聲、榮譽撲面而來,她為之眩暈,自以為了不起,有點忘乎所以。
大二以后,於梅越來越松懈下來,不重視專業學習了,倒熱衷于一些社會活動。結果,期末考試,她考得一塌糊涂,每科成績幾乎都是全班最低分,這樣的成績,讓她無地自容。痛定思痛,於梅決定辭去學生會主席的職務,重振旗鼓,打好專業基礎,認真研習寫意人物畫。
幾經磨練,盡管於梅的畫尚顯幼稚,底蘊不深,但在畢業展覽中還是脫穎而出,幾幅寫意人物畫被學校當作收藏品永久保留。畢業后,她有幸留校工作,有了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機會。
留校工作一年后,於梅參加了廣西藝術學院首屆碩士研究生考試,以平均分92分的好成績,在眾多競爭者中拔得頭籌。
丹青難寫是精神
讀研究生了,導師鄭軍里對於梅要求很嚴,悉心教導,她也一刻不敢松懈。夜闌人靜的時候,同學們都休息了,她還呆在研究生公用畫室里一邊聽英語錄音,一邊畫畫。有時,畫著畫著就睡著了,畫著畫著就天亮了。她住的地方是一個不足5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冬天陰冷,夏天悶熱,老鼠鬧翻天,蚊子、蟑螂肆無忌憚,常常攪得她難以入眠,可是,一畫起畫來,她會把這些置之度外。正如畫家周思聰所說:“有人說畫畫是苦事,也有人說畫畫是樂事,其實沒有苦哪有樂?只不過入了迷,雖苦心也甘。”
於梅自幼酷愛讀書,愛看經典名著、詩文,更喜歡武俠小說,許多俠肝義膽、功夫了得的武俠形象讓她銘心刻骨。
一分汗水,一分收獲。研究生畢業畫展上,於梅的畫讓所有的人吃了一驚,有的人說她的畫流露出陽剛、苦澀、潑辣、樸實和大氣;有的人說她的廣西少數民族組畫既有現代意識的張力,又有傳統水墨之深沉、蒼涼境界,猶如廣西民歌一樣純樸抒情;院長黃格勝,還有廣西美術協會主席劉紹昆對我的作品也大加贊賞。
在讀研期間,美國的畫廊及美術館曾邀請於梅赴美辦展覽,美國的一所大學想讓她去主修碩士課程兼當助教,她拒絕了,因為她的理想在北京,她渴望在中國美術館辦一次個人展覽,那可是許許多多藝術家們夢寐以求的理想目標?。?/p>
於梅深知,中國美術博大精深,中國美術界人才濟濟,許多五六十歲的老畫家一輩子都沒能在中國美術館搞一次個人展,何況她這樣的小字輩,說起來有點異想天開,但她確定了目標,就一定要努力實現。
運氣常常光顧有準備的人。就在她研究生畢業畫展結束不久,一紙博士錄取通知書赫然降臨。於梅手捧通知書,激動萬分。消息傳開,震動了廣西美術界,從此,廣西有了第一個繪畫女博士,而且是廣西本土培養出來的繪畫博士。
“飲水思源”。於梅常常說,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一路上許多前輩的培養和教導,離不開眾多領導、老師、同事、朋友的鼓勵和鞭策。
當然,她更不會忘記父母、家人,他們總是默默地支持她,關心她,很少給她什么壓力。父親於萬達是桂林市衛生學校的常務副校長,母親是學校的一名員工,姐姐於桃是桂林市婦幼保健醫院檢驗科的醫生,他們純樸善良,勤勤懇懇。生長在一個友愛和睦的家庭里,於梅覺得十分幸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於梅說:人生的旅途是漫長的,藝術之旅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畫有“十年磨一劍”的說法,作為一個青年女畫家,我要學的還很多,要做的還很多,愿我能一直朝著藝術的最高境界邁進,永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