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平 小 莉
2000年,我大學畢業,受聘于一家大型國營企業,這家企業是做礦山設備生意的。我先是做技術文件翻譯工作,后來又調到銷售部門作同聲翻譯,三個月后又被調到資料檔案室。
那份工作太單調了,我就像一個能活動的機器手,每天重復著單調而乏味的工作。時間不長,我的心里就很開始變得苦悶。我看不到前途,看不到發展,我覺得我的熱情被一天天磨掉,我的個性和斗志也被一點一點地吞噬。在十字路口我徘徊了十三個月,最終選擇離開。
然而這個決定一下子把我推到了谷底——我成了一個無業市民。緊接著是我終生難忘的幾個月:我上班時從來就沒有存過錢,沒了工作生活立刻捉襟見肘,每天吃的是一元錢5個的大饃和最廉價的方便面;交不起房租只有經常搬家,從豪華小區搬到平房,從8平米的單間又搬到上下鋪。不敢和朋友同學聯系,更不敢給爸媽打電話。沒錢的壓力使我對前途失去了信心,我像只沒有頭的蒼蠅撞來撞去,心情壞到了極點。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抱著簡歷去人才市場,高薪職位哪兒都有,可是它們卻不向我招手。
這樣的苦日子我堅持了106天后,終于給爸媽打了電話。媽媽只問了兩個字“誰呀”,我就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媽媽馬上嚇呆了,爸爸接過電話對我說,外面不好就回來吧!憑我的社交關系,給你謀個職位不成問題。
在那一刻,我的心動了。這一百多天的漂泊、潦倒令我對將來充滿了恐懼。但是我真的不甘心!爸媽為我讀書費盡了心思,為什么我一個大學本科生要溜回老家?慢慢地我恢復了理智,同時心里也充滿了羞愧,我費盡口舌才說服媽媽不要連夜來看我。那一刻我也暗下決心,不能讓親人失望,讓爸媽擔心。我集中全力把波動的心情平復下來,總結了這一百多天的教訓和經驗,現在我明白自己當初辭職太魯莽。要是辭職前,有個去處,就不至于如此了。我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現時的客觀條件,新做了幾份簡歷,到人才市場投給了幾家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企業。雖然沒有馬上得到結果,但是我暗自告誡自己,勝利存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果然,幾天后,我收到一家駐南京的新加坡公司的聘書。這家公司是做礦山設備生意的,在幾個大國都設有分公司。我被人事部長帶到了銷售部,上司遞過來一盒印著我名字的名片和一張飛往深圳的機票說,公司派你去拓開市場,下午就走。
這個突然的指令,像是當頭潑了一盆熱水,熱得叫我受不了,沒想到才上班就給我這樣艱巨的任務。上司指示,深圳的市場一定要打開,沒有一點退步.。我第一次坐飛機去深圳,心里充滿忐忑和不安,因為我將要面對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不過,當我回想起曾經有過的那一百多天的經歷,我由衷地珍惜這個機會,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坦然的心理狀態來迎接即將發生的一切。
中國人常言“背水一戰”,說的便是在你知道自己沒有了任何退路和援助的時侯,更能激發出常人難以想象的智彗和力量。在深圳的那段時間,我的人生有了一個大轉折,雖然有很多艱辛,但是收獲也很大。我一個人橫刀立馬,為公司打出一方新區域。接下來,我被總公司任命為深圳分公司經理助理,年薪漲到一萬一千美元。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失業的這一百多天,學到的東西很多,在深圳都派上了用場。還有一個幫了我,那就是我上中學時,爸常給我講的那個故事:“石頭是怎樣飄到水面上的”。石頭總是要往下落的,但是速度改變了一切,打水漂的經驗告訴我們,石頭在水面上跳躍,是因為我們給石頭一個方向,同時賦予它足夠的速度。人生同樣如此,沒有人為你等待,沒有機會為你停留,只有與時間賽跑,才有可能會贏。我們永遠不要回頭看,有些人可能會超過你。書法家張正宏在2003年國家級書法比賽時拿二等獎,記者問他心得是什么,他說練字8年,從未敢停筆。
要想趕在別人的前面,你就不要停下來,這是競爭者的狀態。如果成功也有捷徑的話,那就是飛,時刻準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