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金融集團中國部
伴隨 “滬深300指數”的正式推出,中國A股股指期貨漸行漸近。此時,了解成熟市場股指期貨的交易特點或有裨益
作為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股票指數期貨(以下簡稱“股指期貨”)目前已成為一種投資者廣泛運用的避險工具。
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面臨的風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股市的整體風險,又稱為系統風險,即所有或大多數股票的價格一起波動的風險;另一種是個股風險,又稱為非系統風險,即持有單個股票所面臨的價格波動風險。通過投資組合,即同時購買多種風險不同的股票,可以較好地規避非系統風險,但不能有效地規避整個股市下跌所帶來的系統風險。進入20世紀 70 年代以后,西方各國受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十分不穩定,利率波動劇烈,導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投資者規避股市系統風險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由于股票指數基本上能代表整個市場股票價格變動的趨勢和幅度,于是市場便引入股票指數作為期貨合約的相關資產,并利用作為對股票組合的套期保值的工具,規避系統風險,股指期貨應運而生。
1987年10月19日,美國華爾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引發全球股災。斯時,股票指數期貨一度被認為是“元兇”之一。但即使著名的《布萊迪報告》也無法確定期貨交易是惟一引發恐慌性拋盤的原因。
事實上,更多的研究報告指出,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并未明顯增加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性。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關于股票指數期貨的爭議逐漸消失,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更為明智,指數期貨獲得蓬勃發展,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都相繼推出了股票指數期貨。
香港期貨交易所在1986年5月首先推出恒生指數期貨合約,并隨后在1993年3月推出了恒生指數期權合約。這些合約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套管理投資組合風險和捕捉指數套利交易機會的有效工具,越來越多國內外投資者參與。目前在香港,指數期貨買賣已經十分成熟,非常受投資者歡迎,恒生指數合約每日成交活躍,一般都有2.5萬張以上。
與一般股票交易相比,香港的指數期貨交易因具有以下特點而頗受追捧:
以小博大
恒指期貨的合約設計與世界主要指數期貨的合約設計方法類似。交易采用保證金制度,使投資者可以用較少的資金控制大量的資產,成為以小博大的工具。例如:假設恒指處于13000點,根據恒指期貨和約恒指每點價值50港元,一張恒指合約價值為13000×50=65萬港元,而按金(即保證金)只需4.385萬港元。假設,恒生指數上升1%,即130點,則可盈利6500元港幣,回報達到14.8%。因此,恒生指數期貨為投資者提供了超過10倍杠桿回報(以上計算沒有包含傭金,并且按金會隨時調整,投資者需要向經紀行查詢最新狀況)。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股指期貨良好的杠桿作用,這也是期貨最大的一個特點。
雙向操作,轉換容易
和股票不同,期指可雙向操作。無論大市好壞,只要你能看準后市,都有盈利機會??春煤笫锌少I入,看空后市可沽出。而且香港期交所還專門為散戶投資者推出了小型恒生指數期貨,其每點價值10港元,買賣一張只需8000多港元,非常適合散戶。
機構大戶的良好對沖工具
對沖是指用某種方式以抵消負面因素對投資組合的整體回報所構成的影響。在跌市時,如欲減少虧損,可利用“短倉對沖”的策略,沽出股票期貨合約,若果真出現下跌,則可用期貨的盈利來彌補現貨的虧損。如預期股價上升,亦可利用“長倉對沖”的策略,買入與相關股票掛鉤的期貨合約鎖定買入價格,如屆時股價上升,可用期貨的盈利來彌補現貨的上升所帶來的成本增加。由于機構手中持有大量的股票,如對后市不看好,可沽空期指而不必出售股票,因為買賣期指的成本遠較買賣股票低。這樣,若大市真的出現下跌,沽空的期指就能帶來盈利,抵消股票下跌的虧損,從而成功地避免了股市下跌所帶來的損失。
成交活躍,市場容量大
恒指期貨每日成交達2.5萬張合約,小型恒指期貨每日成交5000張左右,H股指數期貨每日成交6000張左右,無流通性風險。隨著交易的電子化發展,相當多的投資者選擇了網上交易,現在證券公司提供的期指行情報價每秒可達十幾筆,相當快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