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云 夏 歡
我國銀行借款合同中對借款者違約行為的界定主要有兩種:一是企業未按照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二是企業未按照借款合同的規定按期償還債務。這種規定忽視了隱性違約行為,其實,對違背限制性條款的行為如企業的資產置換,發放清償性股利等同樣需視為違約,因為這些行為損害了銀行的合法利益。企業在還款過程中,存在兩種主要道德風險行為:資產置換和策略性違約。
商場現代化2005年6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