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喜龍
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帶領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活動,進而將學生的主動性帶動起來,按照新課標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階段性的培養教育工作,從而使學生在既定的課程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促進其在該學科學習階段的整體發展,為未來的高年級學習奠定基礎。
一、巧妙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課程教學,教師基本采用的方法是在課堂教學階段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在情境創設階段,通過合理的內容引導,把學生帶進一個有關數學知識的課堂情境中。教師在課前設置教學方案時,通過設定不同環節和考慮環節間的相互配合,進而給學生提供思考、表達、創新和實踐的機會。在這種情境教學背景映襯下,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思維引導,從而對數學知識和結構內容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進而達到解決問題和掌握知識的目的,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過程中,實現了情感與想法的傳遞,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靈活合理設置課堂問題
教師在實施數學課堂教學階段,通過合理設置相關問題,使學生跟隨教師的節奏和思路,有序將一個個“懸念”“未知”的課程相關問題突破。在這個階段,以課程教材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或問題進行實踐探索,能夠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展現出來。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通過細心觀察和有效引導,使得學生將內在的潛力更大限度激發出來,并增強個人的積極性,側面體現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靈活運用。整個環節教師應當有效利用課本基礎知識,將學生學習的空間和認知范圍予以擴展,以一種生動、形象的語言或教學方法展示。能夠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社會熱點、關聯學科等進行呼應和連接,將教材的內容進行優化處理,使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進行突破性的學習活動,從而有效完成課程之初設計的預定目標。
三、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階段,要盡力保證整個課堂能在一個活潑積極的氛圍之下,形成一種氛圍濃厚的學習風氣,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輕松課堂帶給他們的積極作用,從而克服性格問題,將自己的態度、觀點和個性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鼓勵、引導和帶動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發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勇氣。教師應該關注課堂語言表述效果,讓學生通過教師的眼神和行為等獲得最起碼的自信,在一種相對來講比較自由自在的課堂學習活動中,意識到自己被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中充滿活力與熱情,進而使得課堂學習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四、科學有效地進行資源整合
眾所周知,不同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差異較大。在同一班級中更容易反映學生之間的能力、認知等明顯不同。每個學生都具備不同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水平,那么對數學現實意義的理解和認識就會有差異。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再構建,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知識學習與學生自主進行知識探究兩者予以有效結合。部分學生具備一些特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將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都給予公平對待,而不是用一種行為方式和教學方式“一刀切”。
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應該將不同教學資源予以整合,組織學生進行多方合作和自由組合式的探究學習。在筆者看來,課堂教學階段不僅僅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提升空間,還要將整合之后的教學內容通過恰當的行為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讓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有切身感受,激勵學生對同一個知識點進行不同角度的理解,繼而使得學生能夠在保證積極主動的情況下,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探索與深度理解,產生與往常不同的思路,促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
五、及時整理分析反饋內容
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階段,對學生的評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僅僅要將學生個人的進步與發展及時給出評價,同時還要將個人的教學水平進行綜合評估。在基本教學任務進行完畢后,先讓學生對課堂教學說出自己的看法。學生之間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將對方的不足進行自我認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工作,應著力于學生的思想方法改進與能力提升方面,重視學生的創新學習技巧與方法等勵志類工作。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按照分層次教學的初衷,對不同學習水平和基礎能力的學生,分別進行評價和對待。這樣,教師就能夠及時發現學生某個時間段的進步,對于一些思維方式比較活躍的學生進行保護,對學習能力進步較慢的學生通過督促與鼓勵,使得他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保證他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條件下,要將數學學習或解答問題過程中存在疑問的地方,及時尋求解決辦法。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評價工作的積極作用,并將學生個人的進步與教師個人的教學水平提升進行綜合考慮,從而實現課堂學習有效性和實踐性的效果。
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必學學科,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堂學習有效性,從學生的創新性、主動性、積極性等方面出發,使得學生能夠重視自己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思維、方法、性格等。同時,教師應當通過綜合分析和個別重視等手段,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得以培養,學習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進而消除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幫助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