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魚
廣西賀某來信說,她女兒今年已經19歲了,但偶爾還出現尿床,令人很尷尬。孩子性格內向,不敢過集體生活,每天晚上都不敢喝水。請問,這是病嗎,該怎么辦?為解答她的問題,本刊特請泌尿科專家撰文談——
尿床在醫學上叫做遺尿癥。一般而言,如果女孩超過4歲,男孩超過5歲還尿床的話,應請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不過,大多數這種尿床的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好轉。像賀某女兒這樣青春期后(18~20歲)仍發生尿床的極少。
情緒緊張、生理問題都可造成尿床
遺尿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的特點是幾乎天天尿床,只有偶爾床鋪會是干的;繼發性的特點是隔了很長一段時間,偶爾發生尿床的情形,通常是由于患兒本人的心理壓力所造成,例如:家中添了弟弟妹妹,不再是獨生子女了;學習緊張以及家庭出現問題等等。如果這種心理問題持續較長時間,則必須向醫生求診,看看是否還存在生理上的問題。
長期性遺尿癥是一種功能性遺尿癥,主要是神經生理方面的問題:如膀胱肌發育不成熟;或是生理上的疲勞、睡眠深沉所造成的。有些人還認為遺尿癥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通常有遺尿癥的孩子,其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是其他的家族成員,都可能曾發生同樣的情況;此外,注意力缺失、學習困難或有過敏癥的孩子,也常有遺尿問題發生。
患有遺尿癥的孩子,不管是他本人,還是他的家庭都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它會使孩子有一種自卑感,表現出對社交活動的退縮,尤其不敢參加在外面過夜的活動;他們的父母也會感到受挫折、不好意思,甚至會生氣,嚴重的會進一步影響家庭的和諧。
雙管齊下,治療尿床
生活中,大多數患有遺尿癥的孩子在青春發育之后就會不治而愈。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肌肉變得有力,膀胱力量增加;大腦與神經的傳遞使睡眠不那么深沉,因此對膀胱傳送到大腦的訊息也變得比較敏銳。如果過了青春期,癥狀仍然沒有明顯改善,可以采用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來處理。
治療遺尿癥的行為治療方式主要是2種:貯尿控制訓練和夜間定時呼醒排尿。
貯尿控制訓練:要求孩子在白天的時候練習憋尿。剛開始先要他憋幾分鐘,隨后慢慢增加時間。借此來訓練孩子膀胱肌肉的力量。在進行憋尿訓練之前,應該先有醫生的診斷,并且在訓練期間內,應接受醫生的檢查。
夜間定時呼醒排尿:在晚上當孩子睡了一段時間之后,將孩子叫醒,并且陪著孩子去廁所,讓孩子排尿,再讓孩子回到床上繼續睡。通過這種方式,訓練孩子學會自己醒過來,并且去廁所將尿液排出。
藥物治療目前主要選用3種藥物:米帕明片、醋酸去氨加壓素和氯酯醒(甲氯芬酯)。米帕明片是一種三環抗抑制藥,可以改善孩子的睡眠形態和膀胱平滑肌的功能。6~12歲每日10~30毫克,大于12歲每日20~50毫克。大約30%的孩子服用該藥后能夠改善癥狀,但通常在停止用藥后,尿床的現象又發生。而且此藥物有很大的副作用,必須在醫生的診斷及監督下使用。
醋酸去氨加壓素是一種抑制尿液分泌的荷爾蒙所合成的,以鼻子吸入的方式使用。1歲以上用0.1~0.5毫升滴鼻,每日1~2次;1歲以下0.05~0.1毫升滴鼻,每日1~2次。此藥能夠使腎分泌的尿液減少,使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不會因為膀胱脹尿而尿床。它見效很快,但是和米帕明片一樣,停藥后常會復發。雖然醋酸去氨加壓素比較米帕明片的安全性高,但仍存在一些副作用。
氯酯醒(甲氯芬酯)的用法是6歲以下的孩子,每日3次,每次0.1毫克;6歲以上的孩子每日3~4次,每次0.2毫克。
不管是哪一種藥,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比較而言,行為治療的效果較好,而且比藥物治療安全,不過需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取得效果。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式。總的來說,兩種方式宜雙管齊下,共同作用,會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