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澤華
有一個富商,給一個賣鉛筆的乞者扔下十美元正欲離去,忽又轉身回來拿起兩支鉛筆,對那乞者說:“對不起,我忘了取走鉛筆。你我都是商人,我不能只付錢而不拿走商品。正是“你我都是商人”這句話感動了那乞者,給了他最高意義上的“慈善”。后來那乞者奮起自強,真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真慈善,應該體現的是一種尊重。真慈善不是擺樣子沽名釣譽,真慈善更不是施舍。
慈善作為一種道德情感,不僅僅是人類社會的潤滑劑,也該是人類社會的粘合劑,把社會的各個階層粘合在一起。當我們還把慈善作為一項事業來建設的時候,至少說,慈善離我們的慈善世界還很遠。
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再豐富再完美,終究還是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圍和道德環境來使之延續。如果人類失去可貴的慈善,人人都壘起冷漠的高墻,縱使人人都富有了,那樣一個富有的世界也同樣可怕。
當前,突飛猛進的新技術革命也帶來了自私自利的快樂,瘋狂占有的刺激。于是,一種隱性消極的人生觀念便悄然蔓延,悄悄地侵蝕了我們的人類社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其實,愛是獻出的么?愛不需要假設,不需要理由。作為以愛為本質的慈善,亦然。
我生,故我愛。我在,故我慈善。如此,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