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鵬
2004年8月31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面帶笑容,為他的自傳《我的生活》舉行簽字促銷活動。兩天后,他因胸痛、氣短入院檢查,經心導管造影成像,發現心臟冠狀動脈的幾個分支出現狹窄和堵塞,需要用手術的方法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液流通,以避免因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為克林頓所做的手術,就是冠狀動脈搭橋術。冠狀動脈分左、右兩支,環繞在心臟表面,如同帝王之冠,故而得名。左、右冠狀動脈又分出若干小支,擔負起為搏動不息的心臟肌肉供應血液、氧氣的重任。由于心肌工作量大,對血液供應的要求就比較高,尤其在身體劇烈運動和情緒緊張、激動的情況下,心臟對血液的需求量就會明顯增加。如果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出現狹窄和堵塞,通過的血流量就會減少,部分心肌就會受到缺血的威脅。一旦心肌缺血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病理變化,也就是通常所描述的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狹窄和堵塞是由于膽固醇類物質在動脈內壁蓄積造成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吸煙、過量飲酒和精神緊張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要改善心肌血液供應,根據血管狹窄的程度可分別使用以下方法:①血管擴張藥,可以增加血管的內徑(如硝酸甘油)。②溶栓劑,用于化解堵塞血管的血栓(如鏈激酶、尿激酶與重組組織纖溶酶原活化素)。③動脈內支架,能夠支撐動脈管壁。④冠狀動脈搭橋術。對于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和多根動脈分支堵塞的病例,冠狀動脈搭橋術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所謂搭橋,指的是摘取身體其他部位的一段血管,并將兩端分別聯接到內徑狹窄或堵塞處的冠狀動脈兩端,使血液通過新的管道流向原本缺血的心臟部位。如同過路車,為了避開穿城帶來的交通堵塞,可以選擇走一段城市外圍的環路,繞城而過。
冠狀動脈搭橋術創立于1967年,目前,每年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的人數已經超過50萬。醫學界普遍認為,冠狀動脈搭橋術可以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癥狀,防止心肌梗死,提高生活質量。也有許多人認為,目前對冠狀動脈搭橋術的適用標準掌握太松,許多可以接受保守療法治療的病人也被送上了手術臺,畢竟冠狀動脈搭橋術是醫療項目中最為昂貴的外科手術之一。
據報道,克林頓在任中期體重為90千克,膽固醇10.6毫摩爾/升,血壓122/68毫米汞柱;任期結束時,體重增長到97千克,膽固醇也升為13.9毫摩爾/升,血壓為136/84毫米汞柱。如果精神緊張的程度可以精確測量的話,差別也許會更大。這說明,成功與富貴并不能與健康畫等號,每個人在努力奮進的同時,也應該搭好通向自己健康未來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