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中
一日,偶遇鮑師傅和他老伴。鮑師傅說自從那次醉酒住院以后,他對白酒可是望而生畏了。如今就是有應酬也只是喝喝啤酒意思意思。可最近一段時間,他的腳趾頭連走路也疼得難受,他曾在門診打過一星期的青霉素,也曾服用過阿司匹林,但好像都不管用。這時,他老伴接過話說:“雖說他白酒不喝了,可不愛吃飯的毛病卻總也改不了。有時候他在外面有應酬,回來得晚,我知道他在外面吃飯就沒有吃飽過的時候,所以,每次我都把飯菜給他留好,等他回來在微波爐里熱一下就好吃了。可是他一回來就邊看電視邊就著啤酒吃菜,拿魚、肉、火腿腸當主食,我說過他多少次了他都不聽。”我問她鮑師傅平時是不是很喜歡吃海鮮,她馬上說:“沒錯,他很喜歡吃海鮮,每次在外面吃飯,非海鮮餐館不去。”我說那就是了,鮑師傅的關節痛就是他平時吃出來的。
聽了我的話,鮑師傅和他老伴頓生疑惑,“關節痛不是受風著涼了才得的嗎?怎么會是吃出來的呢?”我對鮑師傅說:“這樣吧,請你明天到醫院來檢查一下,等確診以后我會告訴你詳細原因的。”
第二天,我給鮑師傅查了血尿酸和雙足趾關節X線攝片,他的血尿酸值為0.49毫摩爾/升,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面損傷,鮑師傅最終被確診為痛風結石導致的急性關節炎。
“可這跟我平時的飲食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有關了。”我告訴鮑師傅,“痛風發作前一般都有前驅性刺激因素如手術、創傷、高蛋白飲食、飲酒、饑餓以及某些藥物(抑酸鹽、噻嗪類、利尿磺胺、小劑量阿司匹林)等,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嘌呤經過一系列代謝變化,生成尿酸,尿酸三分之二由腎臟排出,三分之一由大腸排出,當外界或體內的各種因素使得嘌呤的代謝發生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時,將導致體內的高尿酸血癥,并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腎臟中,這樣痛風就發生了。你平時光喝啤酒不吃飯,以瘦肉、海鮮、火腿腸之類的食物作為主食,這樣極易超量攝入高嘌呤和高膽固醇。再加上你體形肥胖,人到中老年,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受到限制,極易患痛風癥。”
鮑師傅一聽我的解釋就著急了:“那我以后該怎么辦?”我建議他今后應該以大米、粗糧之類的谷物、蔬菜為主食,因為這類食物不僅嘌呤含量少,而且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可有助于預防高膽固醇血癥和肥胖的發生。最重要的是不宜多吃高嘌呤食物。
哪些食物是屬于高嘌呤食物呢?比如各種動物的內臟(肝、腎、心、腦)、骨髓、蛤蜊、松花蛋、蟹黃、魚子、火腿、花生、蘑菇、豆制品等。此外,患有痛風的人不宜飲酒,特別是啤酒。要防止關節受涼,防止過度勞累,更不宜長途旅游或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平時可以多飲些水,以增加尿酸的排泄,避免使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霉素、氨苯喋啶、維生素B1、維生素B2、胰島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