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生
美國一家報紙曾舉辦過一項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在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3位關系世界興衰命運的科學家: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使無數人免于因污染而死亡;一位是核子專家,他有能力阻止全球性的核子戰爭爆發;一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種植糧食,使幾千萬人免于餓死。
此刻熱氣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以減輕載重,使其余的兩人得以存活,請問該丟下哪一位科學家?
因為獎金數額巨大,信件如雪片飛來,每個人都竭盡所能闡述必須丟下某位科學家的理由。最后,結果揭曉,巨獎的得主是一個小男孩。他的答案極其簡單:將最胖的那位科學家丟出去。
事情本源其實很簡單,但人們往往把它們復雜化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不少企業家卻無法像那個小男孩那樣,用簡單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企業家常常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復雜問題,即使是同樣的問題,因為時間不同,地點改變,解決辦法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常可以聽見企業家抱怨“這世界變化太快”。
真的是這樣嗎?恐怕并非如此。問題的根本應該是,我們的企業家沒有具備用簡單思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實際上,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應該是企業家必備的一種重要能力。
對企業家來說,如何才能從遮天蔽日的紛擾中,找到最簡單的辦法呢?一言以蔽之,首先必須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然后抓住問題最核心的東西,最后權衡利弊得失,做出決定。
盡管鋪天蓋地的管理理論、管理模式席卷而來,然而,管理應當把握的幾件事情,還是一樣。管理最重要的是方向。這就如同駕駛汽車,汽車是個復雜的東西,而且在駕駛汽車時,還需要掌握各種相當復雜的技能,還要培養一種應變不確定外部環境的能力。但萬變不離其宗,駕駛汽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方向。方向一旦錯了,什么都是無效的。一個企業如果失去了對方向的判斷,將導致企業停滯不前、倒退甚至破產關閉。所以我們說,企業家處理復雜問題時,只有找準了方向,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簡單方法。
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還需要把握住問題的核心所在。如同前面那個中了巨獎的小男孩,他就真真正正抓住了問題的核心:為了避免墜毀,就必須盡可能地減輕熱氣球的載重量。這樣,氣球上誰的貢獻最大,并不是做這個選擇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了。很多企業的決策者是完美主義者,一個問題延伸出很多問題,自己給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煩。一些企業家往往看到別人用某種模式發展壯大了,就覺得是不是自己企業也應該這么去走,今天這個發展了,就想學這個;明天那個發展了,又想學那個;結果搞得自己最核心的優勢都沒有了。
企業家的每一個決策,無論正確與否,肯定都是有足夠理由的。為了讓復雜問題簡單化,我們就必須盡可能地設置一個簡單易行可以量化的衡量標準。企業是一個以贏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左右企業家認識問題或做出決策的,無疑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實現企業的贏利目標。因此,在面對復雜問題時,企業家可以將所有的可能性或決策詳細列出來,然后測算每一個方案“投資回報率”,從中選擇最符合企業贏利目標的一個。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間萬物,原本簡單。只要企業家們遵循企業組織發展的客觀規律,就一定撥開遮迷其雙眼的云霧,找到一把解決復雜問題的簡單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