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和
大千世界,凡和諧之物、優秀之作,都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能稱之為佳肴美食的必是色香形(形式)和味(內容)的完美統一??v觀一些先進單位和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成功經驗,雖各有千秋,但都有一個明顯特征,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反之,在一些地方和單位,盡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但收效不佳,群眾并不“買賬”,甚至有逆反心理。究其原因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沒能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通俗地講,就是沒能做到“色香味形”俱佳。
倘若說,使菜肴具有悅目的顏色和形狀、誘人的香氣和可口的滋味,是顧客對飯店廚師的要求,那么將思想政治工作做得“色香味形”俱佳,則是廣大群眾對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呢?以我之見,重點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曰色。思想政治工作的“色”就是說理。理是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的主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方向、主旋律,是照亮心靈的陽光。按照“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第一,要敢于說理。講大道理要理直氣壯,因為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論武裝,就會偏離政治方向。第二,要善于說理。能把大道理貫穿和滲透到具體的感人的小道理之中,使群眾感覺到你講的道理實在,大家愛聽。
制作佳肴,要利用食物天然的不同顏色,如將大柿子椒的紅、青菜的綠、豆腐的白,巧妙地融進菜肴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說理,也需要區分層次,因人施教。人是千差萬別的,即便是在同一單位同一部門的員工中,由于各自的思想覺悟、實踐經驗、文化素養以及性別、年齡、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因而對你所說的理解、接受能力也不會完全一樣。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富有成效,就必須認識這種差異,研究這種差異,根據差異區分層次,對癥下藥。如果“一刀切”、“一鍋煮”,即便是靈丹妙藥,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工作常常在不同的地方或單位表現出好與差兩種不同的效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的人把握住了這種差異,有的人卻忽略了這種差異。
二曰香。思想政治工作的“香”就是指以人為本。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眻猿忠匀藶楸?,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態度要誠懇、感情要真摯,像對待自己親人那樣無微不至地關心人、體貼人,使對方切實感受到溫暖,感受到“你為他好”,決不能以教育者自居,打官腔,以勢壓人,板起面孔訓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傾聽不同意見,設身處地以心換心,才能真正理解人、說服人,達到教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若是做到了以人為本,就好比菜肴上加了一些香油,聞起來香噴噴的,吃起來美滋滋的,使人樂于接受。
三曰味。思想政治工作的“味”是指實際內容。菜肴端上桌,光好看不好吃不行。思想政治工作如光耍嘴皮子不辦實事更是萬萬不行。在當前不斷深化改革的情況下,群眾的許多思想問題往往與實際工作和生活問題聯系在一起。領導干部如果不關心群眾生活,不能為群眾辦實事,必然被群眾所唾棄。努力解決群眾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開“空頭支票”,其內容必須讓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一定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才行。黨的領導干部要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切切實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這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味”。
四曰形。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是指形式和載體。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要創新,載體要多樣化,在方式上應由單向灌輸型向雙向互動轉化,改變以往傳統的“我講你聽”的說教模式。舉個例子,如就一個企業來講,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到車間、班組,落實到崗位和人頭上,滲透到企業的產品開發、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形式上就要改變目前有些企業長期存在的一塊板(板報)、一根線(廣播線)、一個喇叭喊半天的狀況,通過各種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一些直接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活動,如:群眾性的小改小革、技術比武、提合理化建議等。如今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們應當善于運用現代網絡手段,多采用一些如演講會、報告會、知識競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吸引力。
廚師手藝如何?顧客是評判員。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評判員是誰呢?當然是群眾了。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群眾得到了哪些幫助、有哪些提高、解決了哪些問題,群眾最有發言權。手藝高超的廚師善于研究不同顧客的消費心理,制作出美味佳肴。那么,我們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也應該時時研究群眾的心理,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新機制,不斷推出群眾所喜愛的精神產品。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