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虞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在參建青藏鐵路過程中,從根本上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并重,真情關愛員工,激發參建隊伍精心澆鑄國脈的創業熱情,全體職工艱苦奮斗,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風暴強意志更強,海拔高追求更高,經受住了環境和意志的嚴峻考驗。一大批同志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16名在雪域高原的黨旗下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立功在青藏鐵路,奉獻在雪域高原的夢想。
關愛職工,讓奮斗遠離犧牲
十五局參建青藏鐵路的員工80%在35歲以下。他們遠離嬌妻愛子和父母,踏上人類生命“禁區”修建青藏鐵路。如何愛護他們,讓這批未來的企業棟梁滿懷激情建“天路”,平平安安回到家,集團公司黨委堅持“先生存,后生產”的理念,以人為本,讓奮斗遠離犧牲。
建好生活線,為身體提供充足能源。集團公司定時定點采購主副食品,送到每個食堂。各單位從內地高薪聘請廚師,一日三餐變著花樣做出可口飯萊讓大家吃飽吃好,使每個參建員工有強壯的身體。
建好衛生線,為健康提供醫療保障。開工前,集團公司先后派員到上海、西藏軍區總醫院、拉薩、格爾木等地學習,掌握更多的高原病、地方病以及各種疫情的防治、醫療急救和保健等知識和技能,投入300多萬元,修建手術室、治療室、功能室等400多平方米的工地二級醫療機構,并配備了B超、X光機、BC2000化驗儀、高壓氧倉等重要的醫療設備,定期定時為職工檢查身體。設置集體氧吧,為每位職工和民工的床頭配備供氧設備;每年出資30多萬元購買西洋參、紅景天、若迪康等抗高原病和預防地方病的藥物,保證參建人員無一例高原病發生。
編織“防護網”,為生命提供安全屏障。強化安全生產的永恒意識,時刻繃緊不松弦;強化憂患意識,把外單位的事故當成鏡子,對照他人檢查自己,吸取別人的教訓,消除事故隱患自我加壓,警鐘長鳴;認真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完善安全生產體系,落實安全責任制,持之以恒唱響安全生產主旋律,安全生產一直處于穩定狀態,開工至今,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故。
保護環境,讓施工告別污染
十五局承擔的青藏鐵路28標段,穿越藏北草原腹地,高寒缺氧,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海拔在4300米以上,大部分經過濕地。面對異常艱巨的環保任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青藏指揮部黨委書記張海亮引導全員站在對民族負責、對國家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立場上,強化環保意識,樹立環保施工的價值觀,時刻牢記,提高工程質量不與水土保持相矛盾,追求經濟效益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確保施工安全不以弱化環境為成本,搶工期不與生態保護相沖突。全過程嚴格要求,每個工點開工前,認真優化施工方案,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施工中,高起點保護環境,高標準防止污染。投資100多萬元,在30多公里的管段布建環保隔離網,工地上50米置放一個垃圾桶,垃圾分類存放;高質量保持水土,不讓一滴污水滲入濕地,不讓一抹綠色消失。落實環境保護辦法,依法施工、預防為主、保護優先,不隨意損壞植被,不隨意開辟施工便道,不隨意取棄泥土和搞臨建工程,不采擷珍貴藥材,不捕獵野生動物,最大限度地愛護生態草地,追求鐵路建設與青藏高原的高度和諧。截止目前,施工管段移植草皮20多萬平方米,在念青唐古拉山亞運會圣火采集點移植的2萬多平方米植被范圍內,繪織有“中鐵十五局集團”字樣的大型草皮養護區,成為青藏鐵路上一大亮麗的景觀,過往行人無不驚嘆。
關愛工程,讓創優不留遺憾
為了實現青藏鐵路建成后運行時間最短、設備“免維修”、管理基本實現無人化的目標,十五局全體參建員工銘記質量代表國家的形象,體現民族的尊嚴,關乎企業的命運,從施工一開始就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把“青春筑天路,奉獻在高原”的拼搏精神轉化為崗位創優行為。提出創優不留遺憾,工程不留缺陷口號。通過建立健全創優機制,對全員進行高原鐵路濕地防凍等教育培訓和技術考核,持證上崗;通過加大設備投入,提高創優水平;通過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共青團組織的突擊隊作用,創新工藝,強化管理,嚴格監控,保證工程質量時刻處于監控狀態,使全管段各項指標均達到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的要求。日前,在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組織的評比中,十五局集團公司榮獲施工系列站前勞動競賽第一名。
(責任編輯:崔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