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松
不幸患者:車禍術后鋼釘斷裂
姜先生今年63歲,是鎮江市某機關的退休干部。2001年8月19日,姜先生因一起意外車禍致右大腿跌傷,進入江蘇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右股骨粗隆下骨折(粉碎性)。姜先生遂入住該院骨科治療。該院于9月4日在連硬麻醉下,使用武進第三醫療器械廠生產的伽瑪型帶鎖髓內釘,對姜先生進行了“右股骨近端Garmma釘內固定術”。術后于9月10日復查,X線片示:姜先生股骨上段骨折,斷端向內移位,經開放內固定術后,對位對線尚可。姜先生后于9月18日出院。
患者起訴:鋼釘存在質量問題
2005年5月23日,姜先生向法院起訴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索賠,稱其于2001年8月19日因摔傷進入被告處手術治療,體內植入鋼釘。出院后經復查,未見異常。但2004年11月30日在被告處檢查發現,植入的鋼釘已經斷裂,后原告到被告處進行手術治療取出了斷裂鋼釘。認為被告植入的鋼釘不符合國家規定,存在質量問題,被告的行為存有過錯,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29579.99元(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15000元);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醫院辯駁:鋼釘斷裂外力造成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在法庭上辯稱,姜先生2001年9月手術出院后一個月,僅到該院急診科進行了檢查,急診科也建議:不可負重等。后姜先生相隔半年于2002年3月18日復查,醫院拍片發現姜先生鋼釘有移位,分析原因一是姜先生年齡較大、骨質疏松;二是姜先生下地負重。鑒于此,醫院勸姜先生住院將鋼釘取出,但姜先生一直未來取釘。直至2004年10月13日,姜先生騎摩托車摔倒致再次骨折及鋼釘斷裂。由騎摩托車活動可說明姜先生術后恢復很好,而鋼釘斷裂系姜先生運動的外力所造成,醫院所用的伽瑪型帶鎖髓內釘,來源合法,質量符合國家醫療器械標準,且醫院為姜先生的診療過程未違反醫療規范,并無過錯,請求法院駁回姜先生的訴訟請求。
醫療鑒定:診治正確不屬于醫療事故
法院在開庭中還查明,醫院植入姜先生體內的γ釘(即伽瑪型帶鎖髓內釘),系武進第三醫療器械廠生產,國家醫藥品監督管理局于1999年12月向該廠頒發了國藥管械(準)字99第310138號醫療器械注冊證,確認該廠生產的伽瑪型帶鎖髓內釘符合醫療器械產品市場準入規定,準許注冊。自批準之日起有效期四年。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經醫院申請,法院委托了鎮江市醫學會進行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該醫學會于2005年7月28日作出鑒定結論,認為:姜先生第一次入住被告醫院時的診斷正確,手術指征明確,手術術式和內固定選擇正確,整個醫療過程中未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姜先生2002年3月15日右股骨上端正位片示右股骨上端骨折線模糊,骨痂連續,髓內釘無斷裂。而2004年發現骨折、斷釘,但骨折部位與2001年的骨折部位有差異,考慮與姜先生的再次外傷因素有關。綜上,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三十三條(等),認定此病例不屬于醫療事故。對該鑒定結論,醫院無異議,姜先生雖提出對該鑒定結論不予認可,但同時確認在本案中不提異議,異議將另案解決。
法院判決:鋼釘斷裂醫院無責
京口區法院經審理認為:經鎮江市醫學會鑒定,醫院對姜先生入院診斷正確,手術指征明確,手術術式和內固定選擇正確,整個醫療過程中未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2002年3月15日時姜先生右股骨上端正位片顯示骨折線模糊,骨痂連續,髓內釘無斷裂。而2004年所發生的骨折、斷釘,骨折部位與2001年的骨折部位有差異,考慮與姜先生的再次外傷因素有關。對此鑒定結論,醫院無異議,姜先生雖不認可,但也確認本案中不提異議,因此,該鑒定結論,本院予以采納,依據該鑒定結論,醫院對姜先生的現狀不應承擔民事責任。鑒于所用鋼釘來源合法,符合國家醫療器械產品規定,考慮到醫院2002年3月即要求姜先生入院取出固定鋼釘,但姜先生未按被告醫囑履行,特別是姜先生鋼釘斷裂系發生在其騎摩托車摔倒后不久,故姜先生的鋼釘斷裂與醫院的醫療行為無因果關系,綜上,姜先生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之規定,判決:駁回原告姜先生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193元、鑒定費用2500元及其他訴訟費300元,合計3993元,原告負擔1493元,鑒定費用2500元由被告負擔。
一審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在法定上訴期內均未提起上訴,該判決現已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