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靖

體驗:陽光運動與團隊精神
近來,一種叫“生存游戲”的運動正在城市年輕人之間悄然興起。游戲中,玩家們穿上仿制的特警或軍用服裝,組成戰隊,拿起仿真度很高的玩具槍,在野外或者樓道內展開分組的對抗游戲。
此前,曾有些公園與游樂場推出過彩彈射擊游戲,但是由于不菲的價格,又不能穿自己喜歡的軍服(通常由出租方提供一套非常普通的勞動服以防彩彈的濁污)更重要的是所用彩彈槍完全脫離真實槍支類型,外觀單一,游戲者缺乏真實感體驗,所以彩彈射擊場一直未在休閑運動中廣泛流行。而生存游戲所用的玩具槍一般都是按照世界各國目前正使用或者歷史上出現過的槍械,仿真度很高。既能滿足一些玩家從cosplay(角色扮演)中獲得一種滿足感,也能享受到在模擬戰場上沖殺的快感。
筆者在親自參加了一場CQB(Close Quarter Battle近距離作戰)之后,體會到該游戲確實有其誘人的魅力。特別是當由于缺乏經驗而被對手逼進一個死角時,盡管一再提醒自己這只是一個游戲,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自己心跳卻越來越快,還出了一身冷汗。緊張感、挫折感與勝利的快感在短短的瞬間都匯集在一起,是非常不同的體驗。而游戲越深入,我越發現缺少與隊友的配合,老是想靠一個人的力量來殲滅對手,是我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生存游戲對抗性很強,想要獲得勝利必須有著很好的團隊合作意識與戰術經驗。因此在國外,該運動有著向俱樂部化與競技化發展的趨勢。也正是其激烈的對抗性與團隊合作性,游戲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
困惑:非法與安全性
本來,這種為眾多年輕人喜愛的休閑運動游戲應該成為陽光產業。然而游戲卻始終處于地下狀態,眾多的游戲者在法律的邊緣行走。于是我們不得不面對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癥結了。
1996年10月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中明文規定“禁止制造、銷售仿真槍”,公安部2001年11月頒布的《關于認定仿真槍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凡外型、顏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規定的槍支相同或近似,并且其尺寸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規定的槍支尺寸的二分之一和一倍之間,但不具備槍支性能的物品,可以認定為仿真槍”。而游戲者所用的“槍”一般按照1:1的真實比例制成,槍身多用工業塑料,也有一些是全金屬的,拿在手中分量頗重。進口“槍”的做工細致,威力較大,在圈子里面叫“狗”;國產的叫“雞”,主要利用空氣作動力。子彈一般都是直徑為6mm的塑料珠,多安有快慢機、彈閘扣、保險、一些氣動手槍還有自動回膛,粗看起來確實可以亂真。

本來逼真正是玩家值得收藏和增加游戲真實性的魅力所在??蛇@又正完全符合相關規定的描述,因此游戲所用的“雞、狗”應該是禁止買賣與持有的。然而高額利潤的回報往往使一些商販甘冒大不韙,以身試法。網絡商務技術的發達也使“雞狗”買賣有了較為便捷而又比較隱秘的途徑。與之相類似,游戲者們也多通過網絡來聯系游戲的參與者。玩家的身份也是非常復雜,各個階層的都有,私營業主、學生、公務員、白領等等。由于游戲者都知道這是有違現行法律法規的,所以每次游戲也會變得特別的小心和謹慎,地點必然是選人煙稀少的郊區,一來避免“流彈”誤傷路人,二來防止路人誤會有人持槍流竄而報警。為了保密與安全,有時甚至組織者在游戲的前一天才把具體的時間地點告訴大家。而反過來,出于一種對于禁忌的好奇與冒犯,活動組織與參與的神秘性反而刺激了人們的參與欲望。
這種地下的狀態勢必引起許多問題,對于玩家來說,他們利益的保障得不到法律依據的支持。我國《合同法》中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無效的。當賣家違約的時候,比如遇到“雞、狗”的質量有問題、貨不對號,甚至收了錢不發貨等行為,買家們無法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只能在圈子內對其發起道德上的質疑與聲討。盡管很多“雞、狗”商一般都很注重信譽,以獲得更長遠的利益,但一旦糾紛出現,能夠為消費者考慮的商家是極少的。并且“雞狗”現在還是“求大于供”,因此玩家或者收藏者只能忍受地下市場的“天價”了。最讓玩家頭疼的是售后服務。在國外,由于仿真槍是允許公開買賣的,所以商家有固定的店面,這樣顧客的“狗”的養護和維修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而國內的玩家的“狗”出了毛病多數只能DIY。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存游戲這一運動能帶動很大的經營范圍,仿各國軍警的服飾,防護用品,野外生存用品,甚至還涉及到一些公園或者野外露營基地的開發利用,但因為國內仿真槍的禁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也使國內一些地下廠家的產品質量非常低劣,從而使玩家們都偏向于購買國外廠商制造的產品。由于從境外販入仿真槍實質上是一種走私行為,故風險非常之高。但高風險產生的高利潤令許多人趨之若鶩。今年全國各地就有數起海關截獲大批仿真槍的案例。7月28日,深圳廣東邊防六支隊截獲的仿真槍就有164支,有報道戲稱這足可裝備一個加強連。筆者曾經和一“狗”商聊天問他通不過海關怎么辦?他說:“過之,我幸,又可以大賺一筆;不過,我命,自認倒霉。交了罰款下次小心?!碑斎谎蛎鲈谘蛏砩?,這些罰款到時自然轉嫁到了買家身上。一些商家經常會坐地起價。特別是進口的仿真槍,一把金屬外殼的M92手槍的市場價格在1200元左右,而全金屬外殼的AK47沖鋒步槍大概在5000元以上,SVD狙擊步槍則將近2萬元人民幣。該“狗”商告訴筆者,他最少可從每把中賺取300到500元的差價,他還慨嘆道,現在生意不好做,幾年前他們甚至能從每把中賺取千余元。而他還只是二級銷售商,他們所分得的只是其中的一小杯羹,大部分全部落入境外制造商的腰包。盡管比不上那些攜款外逃的貪官所挾帶的資金,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掛羊頭賣狗肉”是這個圈子里的常見現象,很多店在經營一些軍品或其他玩具模型的同時還越權經營仿真槍,這增加了禁止與查獲仿真槍買賣的難度,而這都是為工商管理部門所不知或因為證據不足而不得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一定程度上也讓國家損失了一筆不小的稅收。

許多人都根本不知道有“生存游戲”這個圈子的存在。往往是某玩家拿著逼真的“家伙”招搖過市,引起了不知就里的恐慌;或者是一些自制力較差的玩家用仿真槍在近距離內射擊他人身體或者公共設施時才引起公眾關注。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安全的問題,由于我國槍支管制的嚴格,普通群眾對于槍械知識的缺乏,加上仿真槍的仿真程度,在公共場合持一把仿真槍出現,再加上某些玩家外表不修邊幅,必然會引起周圍人群的高度緊張,曾經就有玩友在銀行門口露“槍”引起保安誤會而報警被抓的案例。除去外表之外,許多失實的報道對仿真槍的傷害力過度夸大,誤導了許多不了解情況的公眾。標準的“電狗”和“氣狗”的槍口動能大概在0.8~2焦耳,然而真正的槍械,如手槍一般都在400焦耳以上,步槍一般在2千焦耳以上,其間的距離可謂天壤有別,因此夏天被仿真槍近距離擊中盡管會很痛,甚至出現淤痕,但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作為一種模型玩具,它們的威力確實已遠遠超出了人們對一般玩具槍的想像范圍,但很多時候發生意外是缺乏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在近距離射擊眼睛這個脆弱部位所造成的,在防護面具完備的情況下不可能發生此類事件。還有一些自控力較差的孩子或成年人向路燈、樹木等射擊,造成公共財物的損壞,這似乎更應該把責任歸咎到相關的行為人和監護人頭上,將出現的問題全部推卸到一個玩具上,并不是明知之舉,因噎廢食顯然是下下策。
路在何方
作為一個不合法、但是事實上又長期存在處于地下狀態的活動以及相關的經營行為,政府該如何對待。問題的癥結是引起其合法性置疑的“仿真槍”,只有這個結解開了,其他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有很大一部分玩友認為仿真槍雖然是有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品種,但畢竟不是真槍,而是玩具,雖然也有可能使人受傷,但不會令人致命,也不會使人昏厥。因為擁有玩具而觸犯刑法,被判刑的話似乎有些太殘酷了。
從其他地區以及境外的一些法規中,我們能看到一些比較合乎人情的東西。香港允許擁有槍口動能在2焦耳以下的仿真槍械。德國2003年出臺的《武器管理法》中允許生產按比例縮放的模型槍,其外觀可以酷似軍用槍,而且也可以采用活動的部件,但必須做到用家庭常備工具無法將模型槍改裝成殺傷武器。18歲以上的成人可以購買仿真槍支,但是不允許帶到公共場所。在美國則規定仿真槍的特定位置必須噴涂上指定的顏色以與真槍相區別。這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仿真槍支可能造成的傷害與制造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可能,同時也給了玩家、收藏者及相關廠商的生存發展的空間,是一種雙贏。
或許,我們該重新審視相關的法律法規,從實際情況出發,達到新博弈。而玩家們也須提高自身素質,不要做出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形成玩家、相關產業經營者、社會公共安全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