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昌

夜,靜靜的,時鐘正打10點整,我在臺燈下正在緊張地趕寫參加一個學術會議的論文,叮呤呤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從沉思中驚醒。
我趕緊拿起電話,電話中傳來急促的聲音:“殷叔叔,我是小兵,我爸爸下班回家不久,全身起了一些紅疙瘩,現在又感到心慌胸悶,您趕快來看看吧!”“不要著急,我馬上就到。”
我放下電話,拿起備用的出診工具跑步趕到小兵家中。
小兵是大院李教授的兒子,李教授是市醫學院的心理學專家,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和研究有關心理學方面的問題,時間久了,就熟門熟戶,我們也就成了學術上的摯友。
我給李教授進行檢查,發現李教授全身可見米粒至手掌大小的,淡紅色的風團疙瘩,尤以軀干為多,心跳98次/分,心律時有不齊,沒有明顯的病理性雜音,體溫及血壓均無異常,急送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時進行心電圖檢查,報告提示有心肌缺血性改變,診斷為急性蕁麻疹合并心臟蕁麻疹。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風疹塊逐漸消失,心率恢復到78次/分,心律齊,心電圖也恢復正常,病愈出院。李教授問我:你說這蕁麻疹、是怎么回事,怎么會引起心臟也出毛病呢?
我告訴他:蕁麻疹也叫風疹塊,俗稱“風團疙瘩”,是一種過敏性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比如說吃了魚蝦、雞蛋、荔枝、菠蘿等食物,或是受到寒冷、溫熱、日光等的刺激、或接觸了動物羽毛、花粉、油漆等物質,從而發生過敏反應,致使皮膚和粘膜的小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蕁麻疹,有少數病人可出現紫癜和水皰,部分病人還可伴有體溫升高、頭昏乏力等不適,或出現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或出現血壓下降休克,如果救治不及時,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何種原因所致的蕁麻疹,也不論過敏的癥狀嚴重與否,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臟損害。當皮膚粘膜出現過敏癥狀時,心肌血管也同時擴張,并有不等量的血清由毛細血管滲出,導致心肌組織間出現不均勻的炎性水腫,進而引起心動過速、心律不齊或心動過緩,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出現心慌、胸悶、氣促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心絞痛,心電圖出現異常。醫學上稱之為心臟蕁麻疹,或叫心肌血管神經性水腫。
一般說來,心臟蕁麻疹的輕重與皮膚粘膜呈正比關系,但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有些人皮膚粘膜的癥狀很重,但心臟的損害可能很輕微,而有的人出現較重的心臟蕁麻疹,但皮膚癥狀卻比較輕。心臟蕁麻疹大都預后較好,但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來說,情況就會大不相同,這些人一旦發生蕁麻疹,就有可能激發原有心臟病的發作或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威脅病人的生命,必須更加重視。
發生蕁麻疹,不論癥狀輕重,都應注意休息,并積極地進行治療,積極地尋找和消除病因,避免惡化或再發。如果在發生蕁麻疹的同時又出現有心慌、胸悶、氣短等癥狀時,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的中老年人,就必須去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