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明 程 剛
近幾年來,凡是路過G316線陜西漢陰縣境內的司機,都有這樣的感受,行車在這54.73公里路段時舒適、美觀、暢通,為了達到這個標準漢陰公路段的廣大職工付出了多少辛勤和汗水。
漢陰公路段是安康公路局唯一全程列為二級路的養護縣段,由市收費公路管理處委托養護,實行“合同管理、質量考核、計量支付”的管理辦法。在新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管理模式下,漢陰公路段面對是資金嚴重不足,同時必須無條件的保障公路的暢通,完成養護任務。面對困難,迎難而上,是漢陰公路段廣大職工一貫作風,以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以養管公路“暢、潔、綠、美、安”為目標,牢固樹立養精品路意識,養護、路政分工協作,實施全面養護,一切為養好二級路,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公路通行創造條件。
公路的養護和管理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二者同等重要,養好了管理起來容易,管好了就能減輕養護工作的壓力,減少道工的勞動量,漢陰公路段通過制定《養護生產管理辦法》明確道班路政管理職責,并把它納入月檢百分考核。2004年路政大隊查處的163起案件中,就有1/3是經道班舉報或協助查處的,各道班積極主動收回留用地等路產800多平米,路政管理意識的加強,全段上下互相配合,勇于管理,漢陰公路段從管理上要出了效益。針對當前個別政策的不到位,養護機制改革沒有取得實質上的進展的事實,漢陰公路段沒有等待觀望,積極主動,強化措施,通過轉變思想觀念,激活改革動力,思想通則改革順,適時出臺“養護管理百分考核辦法”,把養護作業項目、班組管理、出工出勤情況分為八大類,將道工養護津貼、野外津貼人均110元作為質量效益工資捆綁使用,按月月檢結合日常巡查情況綜合考評,根據得分情況進行兌現;由于措施得力,職工心理上服氣,工作上服管,體現出了人性化管理,職工工作熱情高漲,主人翁意識明顯提高,過去出勤不出力的現象基本消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9月9日晚,為了趕工作和利用一車瀝青混合料,楊才根段長親自在現場指揮,30余名職工修補坑槽到凌晨2:00,像這樣的感人場面不止一次出現。
管理的強化,人員素質的提高,帶來了新變化,漢陰段養護的路段路況質量逐年上升,超額完成了局下達的各項技術指標,連續兩年在局收費路評比中名列第一。二級路是收費公路,交通量大、標準高,社會要求就高于其它公路,漢陰公路段及時調整養護思路、轉變養護觀念,全段干部職工將養護質量視為生命線,一改過去突擊性、季節性養護、為了檢查而養護、檢查完了不養護的舊模式,提出及時養護,全面養護,養就要養精品路的工作思路,全年如一日抓好養護,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以車為本、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行業理念。在對路面坑槽沉隱等病害的處治,由段養護中心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嚴格操作規程,作到補一個成一個,并按照上級“二級路油路坑機理病害修補時間不超過7天”的要求隨到隨補。2004年完成了修補坑槽、網裂2160平米,處治路面沉陷1350平米,基本消除了轄區養管路段行車顛簸的現象,受到過往司機、當地群眾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