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 玉
如此巨額的關聯擔保說明,飛天系就是在玩炒作、套現的把戲。
邱忠保再也難以低調地悶聲發大財了,他對旗下的上市公司ST龍昌的救贖計劃已經岌岌可危。
9月24日,中國證監會上海稽查局公告“對中油龍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規的行為立案調查。”這家已經被特別處理的滬市上市公司的處境由此變得更加艱難。公司董事長、飛天系掌門人邱忠保陷于窘困之中。
上癮的資本之旅
做貿易起家的邱忠保在2000年開始進入資本市場,由于當時的大環境很好,他的第一筆運作很成功,收購上市公司ST海洋,最后以套現離場結束。
嘗到了甜頭的他開始了二級市場的資本之旅。
2001年12月6日,福建三農大股東三明市國資局、三明市財通公司與西安飛天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西安飛天成為第一大股東。
2002年5月23日,石油龍昌第一大股東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西安飛天科工貿集團公司與武漢綠洲企業(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西安飛天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2003年2月15日,浙大海納控股股東浙江大學企業集團分別與珠海經濟特區溶信投資有限公司、海南皇冠假日濱海溫泉酒店有限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后,珠海溶信成為浙大海納新的第一大股東,海南皇冠為第二大股東,據查,兩家公司的背后還是飛天系。
至此,一個完全由邱忠保掌控的“飛天系”基本成型。而西安飛天也只是他的資本運作平臺,是他的中國飛天集團的下屬集團公司。
邱忠保在控制了這幾家公司之后,一系列有悖慣例的資產轉讓行為一開始就惹人懷疑,不但很多股權轉讓行為都涉嫌違規,一些自然人持股的股權安排也看不清真相,個人套現的跡象明顯。而上市公司被收購后業績不但沒有提升,反而背上了巨額的債務包袱。
在上市公司的下屬企業很多都處于停產狀態或閑置狀態情況下,作為大股東的西安飛天公司仍然大肆直接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或用上市公司為關聯企業擔保。而這種殺雞取卵式的掏空戰略,似乎也已經成了中國股市的慣例。
從2004年開始,飛天系的問題開始逐步顯露,幾家公司陸續陷入資金丑聞。不斷的訴訟和違規擔保成了這幾家公司在證券市場上最惹眼的表現。
2004年7月,農行浦東分行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凍結西安飛天持有的石油龍昌社會法人股6013萬股。11月24日,華源集團訴飛天系借款保證合同糾紛,并申請凍結西安飛天持有的6013萬股石油龍昌社會法人股。
今年4-5月間,飛天系問題總爆發,根據三家上市公司的2004年報,福建三農每股虧損0.521元,浙大海納每股虧損0.31元,ST龍昌當年虧損1.384億。整個飛天系的上市公司在2004年虧損了2.7億元之多。
2005年4月26日,武漢光大銀行向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對福建三農、西安飛天、ST龍昌和浙大海納進行訴訟保全。
這期間,飛天系旗下的公司不斷收到證監會的整改通知和立案調查通知,而此時的邱忠保也開始一反常態,現身說法,直面飛天系的資金鏈問題。
“我沒有回避,問題是可以說清楚的,我承認自己所做的,并且有信心自己能解決好飛天系的問題。”他又出來擔任了ST龍昌的董事長一職來表明自己是直面問題的。
俗套的資本玩法
對于邱忠保為什么一改以往的神秘低調,跳出來現身說法,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他已經被有關部門邊控起來,逃不出國了,也只好面對現實了。”
邱忠保的重組方案是將飛天系旗下的有效資產,以“恰當”的方式注入福建三農和ST龍昌,抵消大股東的占用款,對于浙大海納,是用現金加資產的模式償還。
對于這個方案,有分析師認為,事實上,飛天系的13-15億的資金黑洞要想解決,遠不是邱忠保說得那么簡單。從西安飛天著名的房地產項目飛天龍首苑已經停工幾年,就可以看出飛天系的資金壓力有多大。
所以說,邱忠保的“重新飛天”計劃看起來很難。更重要的還是邱忠保本人是否真的想要經營這幾家上市公司?
從其收購的幾家公司以及其后的運作方式可以看出,他并沒有長期打算。混亂的多元化投資,至今沒有一個成型的主業,大量占用上市公司不多的資金,瘋狂的關聯擔保,這些都是要掏空走人的跡象,根本沒有長期經營的苗頭。
也許邱忠保根本就志不在此,攏到旗下的幾家公司這幾年也主要是炒作、圈錢、套現。在二級市場不斷下滑后,他接下來做的是利用殼資源,進行大量關聯擔保,繼續圈銀行的錢。而對于上市公司的經營每況愈下,質量不斷下降,他也是不聞不問。
邱忠保的目的是什么呢?
房地產領域是飛天系最近幾年的投資重點,而控制三家上市公司也許只是融資手段。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最近中央又不斷加大了對該產業的宏觀調控,銀行收緊了貸款,還要求提前還貸,這使得飛天系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邱忠保也曾坦承,“飛天系從上市公司占用的資金主要用于還貸。”
因此,深陷于房地產錢坑的他,把上市公司當作提款機,占用、巨額關聯擔保、套現也就成了必然。
邱忠保不止一次地對外界表示其困擾于三家上市公司的主業不明顯,其實他根本就沒有真正用心去經營過這些公司,從飛天系復雜的層次,眾多的關聯資本公司以及入主上市公司后的操作手法來看,他就是在“玩”上市公司,期望通過各種常見的手法套現。
據分析人士稱,一個真正用心經營上市公司的人,絕不會讓公司承擔如此巨額的不良擔保。如此巨額的關聯擔保說明,邱忠保就是在玩炒作、套現的把戲。其所謂承擔責任,親自擔任龍昌的董事長只是掩人耳目的作秀,是貓哭耗子式的假慈悲。
在邱忠保的因果鏈條上,房地產融資是因,而上市公司的邊緣化、空殼化就是果。讓上市公司的利益最小化,榨干投資者的每一分血汗就是他的手段。
隨著證券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大,今年以來,與邱忠保相類似的資本玩家張良賓、鄢彩宏等人也相繼曝光。苦苦掙扎的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把矛頭指向了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是弊政嗎?恐怕現在沒有人會下此結論。在“一條向下的優美曲線”中,我們看到的是股市在“消腫”,背后操縱股市的“教父”們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在以信用、透明、公平為理念的股市中看到一點點光明。
現在,自稱“飛天系旗下的資產還有20多億,償還上市公司的欠款沒有問題”的邱忠保,面對十多個億的資金黑洞還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行動。除了嘴上說“我有信心自己能解決好飛天系的問題”,但是“膠多了不粘,蜜多了不甜”,邱忠保的重組計劃、還款計劃更像是“美麗的謊言”,成了自我解嘲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