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梁
關于“法官的美食”的知識,都是從到過埃及的朋友那里“批發”過來的。所謂“法官的美食”,實際上是當地一種貌似炸丸子的甜食。按照埃及的標準,法官的嘴巴應該是非常挑剔的。連法官都喜歡的美味,其好吃程度可想而知。當然,這種“法官的美食”如果拿來招待咱們的有些法官,那是斷斷行不通的。這種甜食即使拿來喂他們的波斯貓,惟恐也得不到一兩聲可愛的“瞄喵”。也怨不得法官們嘴刁,主要是中國的美食精益求精,世界第一。
梁曉聲的《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中有一個情節——某著名民營企業家欠了一屁股的債,可是在宴請梁作家時偏有一位法官作陪,在酒酣耳熱之際,那位企業家對法官說:“別理他們,這事兒你們法院一定別認真辦。”法官說:“行,那就聽你的。”在座的其他官員習以為常,皆作充耳不聞狀。讀書人所尊崇的“法官的孤獨化、魅力化和貴族化”,在灑筵上全幻化成哥兒們的“義氣”。法官被酒精一麻醉,舉手投足都符合“交情”,一言一語都體現“交換”的法則。
在我們這個國度里,吃請,是面子問題。譬如《孟子》里的“齊人有一妻一妾者”。明明是日日涎著臉乞食,卻要謊稱天天在吃請。吃請不是充饑,而是表明身份尊貴。因此,貨真價實的吃請,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這兩年內有些法院嚴肅查處過“吃拿卡要”的法官,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接受吃請而被法院亮了“黃牌”。這些法官大多是關鍵崗位的庭長、主任。正是因為“關鍵崗位”的法官,才有“吃拿卡要”的權勢,才有腐敗之“危險”。非“關鍵崗位”的假如有幸登上“關鍵崗位”,照吃不誤。
有的法院還鄭重其事地出臺了一項規定,舉報法官接受吃請有獎!任何人如果見到該院法官在接受當事人及委托人的吃請,均可向該院有關部門進行舉報,查證屬實的將獲得200元的獎勵。說得客氣些,此舉“尚有創新的空間”。舉報法官的風險顯而易見,“舉報”之風險與獎金不成比例,難免門可羅雀。不知道這“200元”的獎金,吸引過幾位敢于招惹法官的勇士。
著名學者秋風寫過一篇題目叫《法官不食人間煙火》的文章,相當精彩。他說:“法官應當做到不食人間煙火。惟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才能對人間的糾紛作出公平裁決。”
法官不是神仙,“不食人間煙火”,這個要求明顯太高,至少在現階段難以做到。如果改成“不食人家煙火”,倒是可以“夠不著,跳一跳”的,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或許局面會大為改善。有關人士說:這得花些時辰,好多法官畢竟是吃慣了請的,看見了“滿漢全席”,未免舌頭不聽使喚,一下子剎不住長箸短匙。恰似信佛的吃齋,要全齋不容易,不如先吃個初一十五的半齋,再慢慢熬長耐久“過渡”到全齋。這個“半齋”可不要誤會是另一種形式了。
最近據媒體透露:河南商水縣的夏長星在商水縣的行政路上開了一家飯店。飯店斜對門就是縣法院,法院經常到飯店安排吃喝招待,不過都是簽單消費。去年5月夏老板將飯店轉讓,專門到各單位要賬。其他單位的欠款陸陸續續都要到了,只有法院的錢一直催要卻一直沒著落。夏老板說:“法院欠我4萬多元的吃喝款,就是不結賬。我想告法院,法院不立案,去找院長,院長躲著不見;在法院里好不容易見到他,我在后邊追,他開車在前邊跑,滿院子人都笑……”
這個吃自家“煙火”的“半齋”把商水縣法官的尊嚴摧毀得一敗涂地,低俗的“招待”和“簽單消費”剝掉了“法官”不怒自威的神秘感,對推杯換盞的無限渴望最終讓好些凡夫俗子顯出了“好吃”的原形。
法官的形象,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與其他“吃了嘴一抹翻臉不認賬”的“法官”相比,這位院長應該是善良之輩了。法官并不在真空中生活,只是一味強調自己的“七情六欲”的“正常”,吃吃喝喝講人情,時時會影響司法公正的實現,已經成了司法腐敗不可忽視的因素,因而,法官“欠債不還”不僅有嫌,而且有大嫌。為了確保法庭審判具備“外觀上的公正”,更應引起整個社會對法官“簽單消費”的重視。
有專家說,“法院是社會正義的最后存身之所,而正義對于它所存身的環境的要求肯定是最苛刻的”。真正意義上的法官,除了審判活動,別無旁鶩,專心從事判斷的業務。他們根本不應該和外界任何人物有非常密切的接觸,不應當發生非得在飯店進行的“招待”,更不應該誕生簽單消費的“白條”。每一張“白條”皆衍生了許多貓膩與無聊。越吃越饞,越玩越狂越“混賬”。
一群“欠債不還”的法官,即使在審判臺上危襟正坐敲折了法槌,也難以引起人們的尊重。法官的行為不正當,他的“宣告何為正當,何為不正當”的職業“神圣”也就顯得頗為滑稽了,而裁判不公、久拖不結、久拖不執,貪贓枉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也就“順理成章”了。“欠債不還”、熱衷于“簽單消費”不僅嚴重影響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執法為民的良好形象,同時也破壞了法院的公信力和法制的尊嚴。
法官的工資是由法律予以保障的,旨在保障法官的獨立性,使之至少在財政方面不會受到來自行政和立法部門的壓力。既然社會已經承擔了這樣一筆“實現正義的成本”,那么,比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生活得滋潤的法官又有什么理由鐘情于“簽單消費”,讓人家攆著要債,而讓人們嗤笑呢?真為商水縣的法官們臉紅!
(責編/孫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