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必成
近30年來,國內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在城鎮居民中,癌癥已經成為死因的首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及生態環境、生活方式的改變,預計在未來的20~30年中,我國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將持續上升。目前,我國癌癥的發病率每年遞增2.5%,死亡率每年遞增1.8%;農村的上升速度明顯高于城市。與此同時,國內高發癌癥的排名也出現了明顯變化。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主要癌癥的排序是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宮頸癌,目前已經演變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其中,男性患癌的前三位為肺癌、肝癌和胃癌,女性患癌的前三位為乳腺癌、肺癌和肝癌。
男性癌癥中的“頭號殺手”:肺癌
肺癌不僅是男性癌癥中的“頭號殺手”,而且是所有癌癥中的“頭號殺手”。作為我國的第一大癌癥,因患肺癌死亡者超過癌癥總死因的20%,已成為了癌癥防治的重中之重,而且它發病呈年輕化趨勢,死亡率的增長也最為迅速。
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但是,吸煙導致肺癌已經得到公認,大氣污染也與肺癌密切相關。肺癌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后者又包括鱗癌、腺癌和大細胞癌。這種區分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兩種類型肺癌的特點和治療是截然不同的。小細胞肺癌在肺癌中居第二位,患者多為年輕且大量吸煙者,它不僅生長迅速、惡性度高,而且容易早期發生轉移,5年生存率僅為1%~2%;鱗癌是最常見的肺癌,患者多為有多年吸煙史的老年男性;腺癌和大細胞癌患者則多無吸煙史。
肺癌發病隱匿,臨床表現沒有更多的特異性,早期易被忽視。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和其他腫瘤一樣,肺癌應該進行綜合治療。小細胞肺癌對放、化療較為敏感,因此,放、化療應該作為首選。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而言,主張最大限度地切除腫瘤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術后再輔以放、化療。即使腫瘤已到晚期,可以先行放、化療使腫瘤局限、變小,以贏得手術機會。對單發、局限的肺癌,可選擇X刀或氬氦刀等局部治療手段,但也應配以全身化疔。此外,還有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生物治療、中藥治療等可供選擇。
女性癌癥中的“頭號殺手”:
乳腺癌的病因至今尚無定論,可能與下列一些因素有關:①有乳腺癌家族史。②初潮年齡早于13歲或絕經年齡大于50歲。③初產年齡大于35歲。④長期服用避孕藥及雌激素。⑤其他:高脂肪飲食、肥胖、乳腺良性疾病、放射線、某些藥物、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外傷刺激、吸煙、飲酒等。
乳腺癌很早期時,臨床上毫無癥狀,也無腫塊。早期發現乳腺癌最好的辦法是女性學會自己定期檢查乳房。自我檢查時,如發現乳頭溢液、乳房濕疹樣改變或很小的結節,不要輕易放過,因為這些異?,F象絕大多數為乳腺癌的首先癥狀。此外,乳房皮膚輕度凹陷(酒窩癥),或乳房皮膚增厚變粗、毛孔增大(橘皮癥)也是乳腺癌的特征。對可疑的乳房腫塊,須做腫塊的局部針吸、細胞學檢查或切除活檢,以明確診斷。每位婦女都應堅持每月自我檢查1次乳房,每半年到醫院檢查1次。
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已經得到大家的公認,其治療同樣講究綜合措施。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但現在已經不再主張“大刀闊斧”的根治術了,而是主張“小手術、大放療”。放、化療在乳腺癌治療中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泰素、希羅達、諾維本等新藥的上市,使得乳腺癌的治愈率大大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可達80%~90%,即使是就診時已經出現遠處轉移的患者仍可長期“帶瘤生存”。近年興起的內分泌治療為廣大乳腺癌患者帶來了福音。在腫瘤內分泌治療中,乳腺癌是研究得最成熟和最有成效的。因其在雌激素受體陽性的絕經后乳腺癌中的療效與化療相當,且毒副反應較輕、較少,有利于長期治療,無論在術后輔助治療,還是在復發轉移后解救治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