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華

如果說,IT企業在中國建立一家技術實驗室并不一定能引起業界的關注,那么,作為第一家日本企業在中國設立軟件技術實驗室,則是日立在新年前給IT圈帶來的一件大事。就在2004年12月16日下午,“日立高科技開放實驗室”在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內正式掛牌成立。這一天,雪后的北京銀裝素裹,而中關村軟件園的一幢建筑里,卻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今天,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是,這是日本企業首次在中國國內設立軟件技術實驗室。這家實驗室的具體運作由日立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執行,目的在于促進以中間件為核心的中國國內系統開發,同時希望為中國培養一大批優秀的軟件技術人才。
2003年7月,日立在日立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內部設立軟件事業開發部,正式攜在日本取得突出業績的系統管理軟件JP1產品殺入中國,將中國作為中間件業務全球化戰略中的重要市場。對于JP1產品,日立采用的是“首先進行市場推廣,樹立知名度,然后再逐漸開始嘗試一些銷售活動”的市場推廣策略。
日立一直在倡導塑造一個“技術的日立”,這次在中關村成立軟件技術實驗室,被業界視為是日立軟件開始市場全線突破的深水炸彈。在現場采訪時,日立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岸井禧幸對記者表示,日立軟件推出JP1產品,是希望首先“用最優秀的產品來樹立整個日立軟件在中國用戶心目中的形象,從而打造日立軟件品牌。”而此次實驗室的成立,則是第二步,即讓更多的中國用戶接觸到更多的優秀的日立軟件產品。
岸井禧幸強調,今后,日立將以日立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為中心,進一步擴充其在中國的市場、開發和技術支持體系,繼JP1之后還將陸續引進日立其他先進的中間件產品,爭取到2009年中間件業務在中國國內實現5億元的銷售額。 可以說,日立此舉不是短期行為,而是為其扎根市場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
此次成立的技術中心由日立信息系統來經營。記者詢問了有關人員,了解到該中心的業務內容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進行各種軟件的測試檢驗,支援符合中國需求的系統開發:在把中國國內軟件開發商提供的ERP產品等軟件與日立的中間件相結合,進行系統開發時,對功能和性能等內容進行預先檢驗與評估。除本地企業外,還將支援進入中國的日本企業和進入日本的中國企業進行系統開發。
二、幫助培養軟件技術人員和系統管理員:將以本地的合作企業及用戶企業的軟件技術人員與系統管理員為對象,針對日立開發的各種中間件產品提供技術培訓。
三、把該中心當作新業務的培育基地:以該中心為據點,通過與企業和大學等單位進行合作,面向中國國內進行新軟件的銷售和新解決方案的開發等。目前日立已經開始跟中國國內多家軟件開發商進行談判,力爭今后2年內簽訂10項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