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 文
1940年6月14日,對法國人來說,他們所熱愛的巴黎夜晚再也不是不夜城了。當德軍從紐利進入巴黎市中心時,巴黎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德軍的坦克穿過協和廣場,德軍裝甲車從愛麗舍宮的綠樹濃蔭下隆隆駛過。在公眾場合,法國男女失聲痛哭。巴黎城大部分空蕩蕩。4天前當政府打點東西奔往圖爾時,200萬巴黎居民也紛紛逃出巴黎。
德軍從所有政府機關大樓上降下法國國旗,升起了納粹黨旗。埃菲爾鐵塔和議會大廈上都貼上新的標語,“德軍無往而不勝”。
歷史在風雨飄搖中步履蹣跚地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然而,1940年對法國人來說成為一段永遠抹不掉的黑色記憶。
然而,歷史的悲情在健忘民族的心靈中漸漸淡去,而在納粹及納粹式的幽靈仍頑固地徘徊于亞歐某些政治角落的當下,經常性地喚醒世人的悲劇記憶,則成為負責任的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