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無法準確地回答,全國的農村和城市土壤污染的范圍和程度究竟有多大;無法告訴公眾,土壤對污染的承受力在何時會達到它的極限;也無法告訴公眾應該在什么時候,采取何種相應的措施。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萬洪富曾接手一項業務:為正在修建的香港迪斯尼樂園在內地尋找適合種樹的土壤。結果他花了很長時間,居然沒能找到各項指標均達標的土壤。
大面積的重金屬超標,這并不證明珠三角再無良田可耕種,萬洪富說。做測試一般都是選擇污染嚴重的地區取樣。
珠三角和長三角,作為中國工業最為集中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也被列為土壤污染監控的重點。
兩地的狀況,是否是全國的一個縮影?
中國科學院生態所孫鐵珩院士稱,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耕地面積近2000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1/5;其中工業“三廢”污染耕地1000萬公頃,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已達330多萬公頃。
一項研究顯示,全國每年就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噸,另外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1200萬噸,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
中科院的一項調查結果還顯示,全國目前至少有1300萬~1600萬公頃耕地受到農藥的污染。
不過,國家環保局項目“典型地區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勘查研究”的總負責人——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玉鎖也認為:“現在只能說問題發現了,局部地區的情況嚴重,引起了關注。但并不證明全國的情況都如此?!?/p>
據他介紹,環保總局這個調研主要針對廣東、江蘇、浙江、河北、遼寧大連等地。這些地區都是有代表性的,如大連代表環渤海灣,江浙代表長三角等。
一般情況下,越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土壤污染越是嚴重。因此,珠三角和長三角本來就是污染嚴重的地區,并不代表全國都有這么高的污染率。
林玉鎖總結了這樣一個規律,就土壤污染而言,經濟發達地區比欠發達地區要嚴重,工業集中地區比相對不集中地區嚴重,城市比城郊要嚴重,等等。
內陸一些地方可能比東部更嚴重
但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陳同斌,在中西部卻看到了更為嚴重的情況。
在廣西省刁江流域,由于采礦無度,有一大片土壤承受著砷污染的傷害——有的多年荒置沒人種莊稼,有的種了也顆粒無收。地方政府估算其面積為1萬畝左右,為此政府每年對農民做出一定賠償。去年他們請來中科院環境修復中心,開始對這片被污染的土壤進行針對性的修復。
“農民們深受其害,積怨多年,官員們天天開會,研究對策”,陳同斌說,他們去了之后,發現那兒的污染程度比原先估計的要嚴重得多,雖然具體的檢測數據還不能對外公布。
盡管目前尚未對這片污染土壤進行取樣,以計算出其準確面積,但通過初步的調查,環境修復中心認為其面積遠不止1萬畝。
這些年來,他們調查的地區主要是一些內陸省份。
湖南郴州蘇仙區鄧家塘鄉,在環境修復中心拍回的片子上,那兒樹木枯黃、莊稼蕭索,村民們從一條水色濁白的河里汲水回家,有村民掀開衣裳露出身上的紅瘡,表情悲涼。檢測結果為,這兒的食物中含砷量為1.2~9.0mg/kg,按標準0.5mg/kg以上就為超標,不可食用。這里土壤含砷量為60~869 mg/kg,而30 mg/kg以上為超標,最嚴重的地方超標幾十倍。
陳同斌說,“在我們的調查中,內地有一大批城市,大約一兩百個都是因礦而建,由于采礦的緣故,其土壤污染程度比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還要嚴重?!?/p>
看不見的,才是最要命的
用陳同斌的話說:“看得見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笔聦嵣?,人們平時可以很直觀地看見工廠的大煙囪里冒出的黑煙,聞到被污染的江河湖泊發出的惡臭,卻很少注意到,自己腳下的土地也正經受著嚴重的污染。
“土壤污染的課題直到‘十五’期間,才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與大氣、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相比滯后了十幾年?!敝锌圃涸菏口w其國在接受采訪時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土壤污染的總體現狀與趨勢已從局部蔓延到區域,從城市、城郊延伸到鄉村。
這位土壤專家指出,情況越來越復雜,如果不盡快加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復控制,一旦形成燎原之勢,其局面將會更難收拾。
但是,陳同斌也就此指出,“甚至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無法準確地回答,全國的農村和城市土壤污染的范圍和程度究竟有多大;無法告訴公眾,土壤對污染的承受力在何時會達到它的極限;也無法告訴公眾應該在什么時候,采取何種相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