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大中東地區民主發展的跨大西洋戰略
Ronald D.Asmus(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跨大西洋中心執行主任)
Larry Diamond,Michael McFaul(胡佛研究所資深學者)
Mark Leonard(歐洲改革中心外交政策研究主任)
《華盛頓季刊》2005年春季刊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出版
自9.11以來,許多美國和歐洲的戰略家紛紛要求美歐改變對大中東地區的政策,因為一個充滿恐怖主義、政治不穩定的大中東影響到美國和歐洲的安全。改革的動力必須來自該地區內部,但西方國家必須發揮重要的支持作用,作為促進大中東地區內部改革的外部催化劑。促進大中東地區民主發展的跨大西洋戰略必須建立于以下三個基礎:第一,對于大中東地區進行民主化改革和自由民主政治的力量,該戰略必須幫助其得以加強。第二,該戰略必須創造出更安全的地區外交政策環境,以促進民主改造。第三,美歐需要聯合起來,與該地區的伙伴一起共同維持這些政策的延續性。
黃 放

回歸網絡
Thomas Bleha(美國前駐日本外交官)
《外交》(雙月刊)
2005年第3期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出版
在小布什政府任期的頭三年里,美國的互聯網寬帶用戶由全球排名第四位下降到了第13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小布什政府沒有將發展網絡放在國內政策的優先位置,而將減稅、導彈防御以及反恐作為國家的優先政策。日本為發展寬帶進行的大膽計劃和卓越領導,使其在高速寬帶使用方面領先世界。日本及其鄰國將最先獲得寬帶科技成果帶來的經濟利益。考慮到寬帶對發展美國經濟及保持美國競爭力至關重要,必須將發展寬帶作為美國的優先政策。美國政府應迅速采取以下兩項步驟:第一,明確宣傳寬帶將改變美國人工作、學習和娛樂的方式;第二,推動總統信息技術顧問委員會在發展寬帶應用中發揮關鍵領導作用。黃 放

蒙住沖突
Lawrence A. Uzzell(國際宗教自由觀察組織主席)
《潮流》
2005年5月刊
美國海倫·德懷特·里德教育基金會出版
不管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對穆斯林世界而言,政治民主都是外國的事情。雖然政治民主被普遍認為是件好事,但其在穆斯林世界實現的難度很大,且不可能由外部力量強行推動。政治民主要在穆斯林世界實現,必須具有道德基礎并且是自主發生。雖然美國的政治家自認為能夠在全球向伊斯蘭世界推廣自由,但事實上他們并不具備這種能力。伊拉克過渡憲法所奉行的伊斯蘭教義與其西方式的法律條款相沖突,許多伊拉克人認為民主只是一種選舉規則,而不是保護個人自由和法治的廣泛體系。未來的伊拉克人還可能認為現在的過渡憲法是外國侵略的產物,而不是本國人民的成就。劉明禮

如何改善歐洲的形象
Andrew Moravcsik(普林斯頓大學歐盟計劃委員會主任)
Kalypso Nicolaidis(牛津大學國際關系講師)
《外交政策》
2005年5/6月刊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出版
美國缺乏與歐盟這種復雜的管理體系打交道的經驗,而歐盟內部關于“新”、“老”歐洲的分歧以及經常被擱置起來的歐盟憲法,也使美國有時很難清晰把握歐洲傳遞出的信息。歐洲有必要向世界表明其構建民主的能力,同時避免道德上嘩眾取寵的行為。首先,歐洲需要更加堅定有力的戰略,并且強調其在“公民權力”上的財政和政治責任。其次,保持實用主義,利用歐洲在調解和仲裁方面的經驗,在伊拉克戰后重建和加沙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第三,拓寬關注議題的范圍,改變過于悲觀的傾向和被動反應的外交方式。歐盟的集體性機制在推進安全議題方面更加有效和務實。歐盟的成功實踐也表明,在不踐踏其成員國及其人民的權利和自由的同時,一個多邊的機制可以達到有效性和權威性的統一。姚 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