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討好的事情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世界上最可貴的事情是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起來!
在我十年來的傳播工作中,見過許多行業的客戶,各種類型、各種性格都有,但我個人的感受是:相對食品、藥品、電器、服裝等行業來說,日化行業存在的品牌問題較多,基于一時沖動的創業、過于樂觀的估計、營銷費用的高昂、不怕賣不掉的思想、人員變動的頻繁、職業經理人的游動,諸如種種。但最大的原因是,日化行業對品牌的依賴比其他行業更明顯。沒有品牌,舉步維艱;品牌打造又很少有人從基礎開始,都是憑經驗的多,靠專業的少。我在這里介紹一些日化行業品牌打造的實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將分為“上、中、下”三篇,與渴望成就一番事業的營銷總監們共同探討品牌成功之路。
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品牌說:成功的品牌運作大都相同,失敗的品牌各有原因!
成功的品牌經營有什么相同 ?要看前期、中期、后期的法則。

一、成功品牌開始前的三問三答
在此之前,我想與大家溝通一個概念:品牌是競爭的產物。沒有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品牌這個名詞就不會大量出現在中國的營銷史上。在市場上品牌成為競爭的最大優勢,要競爭就不得不進行有效競爭,要進行有效競爭,以下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
第一問:我為誰而生?
很多企業都有這樣的困惑 :自己精心打造的產品卻不為消費者接受和認知,在市場上站不住腳。這其中可能有宣傳賣點不當、產品科技含量不高、促銷力度不夠、定價不合適、消費者購買力有限等原因,但首要的問題應當是對目標消費者應有正確的認識,了解他們的秉性、心理及消費需求,以準確選擇目標對象,認清他們在購買行為中的角色,明確產品為誰而生,最終達到提高市場占有率的目的。
以下描述或許能幫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例1. 十種典型 MM 的大集合
1 .一個永遠長不大、胸無城府的快樂女孩,她自然、純真的天性影響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她熱愛生活、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又有些漫不經心。(圖1)
2 .她是男人生活中的一道風景 ,她喜歡繁華、熱鬧的生活,以施展她社交明星的魅力。 (圖2)
3 .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知識女性,她外表質樸、自然、內心浪漫,與世無爭,強調個性卻不張揚。只有能夠進她內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她,才能為她所欣賞。(圖3)

4 .理想的賢妻良母,她溫柔、內斂、善解人意,安靜、沉著、細膩,注重生活細節,熱愛兒童。家庭是她的人生樂趣。 (圖4)
5 .她像一匹難以駕御的野馬,瀟灑、熱烈,她讓你聯想起一切快節奏的感受,她一向簡潔、痛快的作風容不得半點糾纏。(圖5)
6 .她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貴族,她從不因為物質的滿足而放棄精神的追求,相反是物質基礎使她更有實力建構自己的精神世界。 (圖6)
7 .一個如此理性的女人,她意志堅強、說一不二,喜歡把握局面,聰明而善用頭腦,很少感情用事,不會因沖動而鑄錯。(圖7)

8 .一個容易滿足的生活型女人,她對生活的要求并不太高,喜歡輕松、愉快、富足地活著,不愿意壓力和波瀾,她單純而敏感,有較好的人緣。(圖8)
9 .她是女人中的女人,她既古典又浪漫,美是她的理想。世俗生活離她那么遙遠,仿佛她來到這個世界,只為做一個女人。(圖9)
10 .一個富麗堂皇的女人,她的奢華與她的高貴一樣引人注目,最華麗的場合總是有她出盡風頭,喜歡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 (圖10)

例2. 一個關于大寶的小故事
有個傳播界的泰斗級朋友曾與我閑聊,說到大寶時,他有感而發,大寶為何遠不在現在的成績上做一次品牌提升,增加品牌號召力,為品牌增值,為什么還是用那么普通的代言人?為什么還用那么土的語言和方式在做溝通?我無語。試想,如果大寶改變形象代言人,改成唯美的旁白,去請大導演玩藝術的話,它將失去品牌原有的定位,失去大寶金字塔消費群中最廣大基層的消費人群。
什么人唱什么歌,不僅是市場法則,而且是一個自然法則,消費者會選擇自己的品牌。千萬別遠離你的羊群!我們有的日化企業還在犯這個錯誤,今天學學這個品牌,明日想想那個模式。事實上,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第二問:我是誰?
品牌要想深入人心并得以廣泛傳播,首先要有鮮明而具特色的定位,明確我是誰,為什么樣的消費者服務,同時不斷地自我審視,不斷地凝聚價值,不斷地穩固或打造銷售主張,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如:
專家——旁氏
朋友——玉蘭油
老師——羽西
一個人自審能促進個人進步,一個品牌自審能提升它的精神和價值。杰出的品牌精神是消費者青睞的源泉。專家型的旁氏給你科學的指導,朋友型的玉蘭油給你善意的提醒,老師型的羽西為你打開指南手冊,在品牌傳播過程中消費者會問你是誰?

第三問:為什么買我?
在我認識的市場總監里,有幾位非常了不起,市場總能因他們的參與而變得風生水起。正如我能理解的那樣,他們并不是一天到晚忙著鋪貨,忙著跑市場,而是一天到晚在找問題的答案。找得越好,賣得越多。請注意,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有與無,而是好和壞,其功力高低,皆在于此。
例3:一個為什么不買的故事
80年代,寶潔有個產品叫幫寶適,現在大家都知道就是紙尿褲,一年產值幾十個億。寶潔在美國剛推廣這個品種的時候,就早預知這個市場巨大,所以投入巨額的經費打造這個品牌。

為了讓它更好地被家庭主婦接受,寶潔對紙尿褲的方便快捷做了最好的說明。有過孩子的人都有體會,嬰兒換洗尿片是很煩重的工作,一洗就是幾十塊(一歲前嬰兒幾乎是兩個小時一塊),還要想辦法烘干,很惱火的。
針對購買者的訴求,當時的廣告主題是“讓媽媽從煩重的家務中解脫出來,享受更多的家庭生活”。我們現在不說表現,單單考量這個利益點應該不會遭到拒絕吧!給家庭主婦解負是很有市場的嘛!誰知事與愿違,幾年過去,紙尿褲的銷量從來就沒樂觀過。問題到底在哪里?為什么不買我呢?好產品還賣不掉嗎?
整個品牌傳播負責小組里,有一個年輕男孩發現了這樣一個生活現象:有一次他去姐姐家,看到姐姐正給孩子用幫寶適,很快就換好了,褲子也套上了,這時門鈴響了,是媽媽回姐姐家串門,估計也想看看外孫吧。這時,姐姐做了一個動作,紙尿褲歷史上的重要動作,“啪!”將剛換下來的紙尿褲一腳踢到床底下,然后再去開門迎接不期而至的外婆!

幫寶適品牌被拒絕的最大原因終于揭開了謎底:在80年代的美國,在紙制品還未完全接受的時代(你能回想第一次用紙擦嘴而不是用毛巾或手帕時的古怪感覺嗎?),一個媽媽居然用紙做的尿褲去給可愛的寶寶用,如果只是為了給自己多一點輕松時光的話,是極度不負責任的,以前的消費者都是懷著愧疚心給孩子用的,外婆看到是要破口大罵的!
好了,消費者為什么不買清楚了,產品的利益訴求點從“讓媽媽更輕松”轉為“對孩子更好”。紙尿褲的快吸性(比棉舒服)、透氣性(孩子沒有尿疹)、輕便性(孩子少負擔)得到了極大的強調,紙尿褲品牌從此得以生存,接著變成了最賺錢的生意!
產品利益點是品牌賴以生存的基礎,一定要帶著洞察,而不是觀察的眼光來尋找。日化行業里無論是洗化、護化,還是家化,產品利益點并不很難尋找,但產品本身的利益點和支持點一定要經得起推敲并符合消費者邏輯,支持點也一定要足以證明利益點的可靠性。同種利益下,誰支持得有理,消費者就傾向誰!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自己的日化營銷工作中出現的種種難于決策的問題,是否都因以上問題沒有確定答案所致,品牌的3W問題無論對于大企業和小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更需要三思而后行。
本文第二部分我們將重點討論3個問題建立之后如何進行品牌傳播和廣告推廣,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