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所占的市場份額仍然最大,而其他地區增勢更猛
* 亞太地區及拉丁美洲的自有品牌與生產商品牌價格差異最小
* 冷藏食品名列自由品牌所占份額榜首——反映了零售商 “高端”自有品牌策略
2005年9月28日,AC尼爾森發布的《全球經理人報告:2005自有品牌的力量》顯示,自有品牌消費品領域繼續穩步提高其全球市場占有份額。基于AC尼爾森從38個市場的14個產品領域、80大品類所采集到的數據,截止2005年第一季度的12個月里,自有品牌商品占銷售總值的17%,較 AC尼爾森2003年公布的同類研究報告中15%的數字增長了兩個百分點。就增長速度而言,自有品牌增長率為5%,是生產商品牌(2%)的2倍以上。事實上,超過三分之二的被研究市場中,自有品牌的銷售額較相應的生產商品牌增長更快。
歐洲仍占主導地位
在自有品牌所占銷售總額的份額方面,歐洲仍保持其歷來的主導地位,在17 個市場中的份額占到23%,增長了4個百分點。
AC尼爾森2003年《全球經理人報告》顯示,排在自由品牌市場份額的前五名國家均來自歐洲:瑞士(45%),德國(30%),英國(28%),西班牙(26%)以及比利時(25%)。
新興市場(包括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匈牙利、斯洛伐克和南非)盡管起點份額要小很多,但自有品牌增長率卻最快,高達11 %。之前的研究顯示,亞太地區及拉丁美洲在自有品牌市場份額方面起點也較低,但沒有象新興市場那樣取得高達兩位數的增幅。北美地區則同時保持了較高的市場份額(16%)和增長率(7%)。
誰在購買自有品牌?
除了通過零售總額對38個市場的自有品牌作深入分析以外, AC尼爾森還通過全球14個市場消費者樣本框研究所采集到的信息來辨別正在購買自有品牌的消費群體的特征。對家庭戶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人都會購買自有品牌商品。事實上在過去,三分之二的研究市場中有100%的家庭已購買過自有品牌商品,即便自由品牌滲透率最低的新加坡也達到了77%。隨著高端自有品牌產品的增長,購買份額只是略傾向于低收入家庭和大家庭。
人們普遍覺得自有品牌是為經濟不富裕的家庭而建立的,但在亞太地區對這一觀念卻存在較大差異。 “就全球自有品牌的價格,您會發現他們要比生產商品牌產品價格低三分之一,而亞太地區的這一差異則下降至25%, 比其他地區如新興市場(40%)或歐洲(37%)要低的多。”
自有品牌的增長——最高點在哪里?
盡管自有品牌仍然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7%,但在有些市場其份額則要高的多。譬如在瑞士,現在自有品牌銷售份額已經占到45%,為歷史最高水平。
全球零售商能夠繼續維持自由品牌的增長態勢?如果單從消費者態度來看,那么答案應該是肯定的。2005年5月,AC尼爾森對38 個市場進行了一項全球性研究,超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比較或強烈贊同“自有品牌對于其它(生產商)品牌是一個好的替代品”這種說法。
奈爾斯表示:“零售商究竟能使自有品牌發展至何程度,將成為今后行業爭論的焦點。全球范圍的市場份額能否有瑞士那樣的表現,而瑞士這樣的高份額市場是否已達到其頂峰,我們仍然需要拭目以待。”
研究方式
AC尼爾森從38個市場采集銷售額數據,其范圍涵蓋五大地區——歐洲、北美洲、新興市場、亞太地區及拉丁美洲(見表2)。
所有38 個市場的總額超過全球國民生產總值(GDP)的60%。而進行調研的38 個市場都已有自有品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