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世界地圖,你不一定能找到義烏這座小城市。但義烏的小商品,已行銷五大洲188個國家和地區,在遙遠的南非,也打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德班和開普敦,浙江義烏生產的紐扣、拉鎖、牙簽、鞋襪、圍巾、帽子、服裝、玩具、打火機等小商品正在逐步奪取超市、購物中心、商貿城的領地。而雄心勃勃的義烏商人還不滿足,他們瞄準了非洲大陸這片潛力巨大的土地。
義烏“買賣”滿世界
南非市場潛力大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南非人,許多人是從小商品開始了解義烏的。在南非,凡是做小商品生意的人都知道:在義烏能找到品種最全、價格最便宜的小商品。最近,率團抵約翰內斯堡考察市場的義烏市委副書記楊林章雄心勃勃地說:“我們義烏是小商品大市場,我們要買世界,也要賣世界,要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買回來,也要把我們的小商品賣給全世界。”他介紹說,比起10年前,義烏的變化非常大,過去像一個特大型農村集貿市場,如今義烏小商品已經開始走向國際市場,以嶄新的形象迎接世界各地的商業合作伙伴。義烏的小商品市場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經營商位4.5萬個,全市還有各類專業市場10多個、專業街30多條,匯集了28個大類32萬種商品。這些商品價廉物美,90%以上外銷全國及世界各地。
由義烏市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組成的7人考察團抵達約翰內斯堡后,走訪了當地的香港城、非洲商貿城、東方城、大型超市和購物中心。考察團成員發現,如果能不通過中間商,而把義烏的小商品直接運到南非銷售,利潤將非常豐厚,起碼是原來的4—5倍。比如,一雙拖鞋在義烏的價格是4—5元,而在南非一雙拖鞋的價格是40元。一把梳子在義烏的價格是3—4元,而在南非是35—40元。楊林章因此提出義烏每年派人到南非考察市場,促進經濟合作和交流。
從小商品到大生意
義烏人要打“持久戰”
考察團此行的目的除了“考察非洲市場”之外,還有“慰問在非洲創業的鄉親們”,“正是由于鄉親們的努力,牽線搭橋,才有我們義烏今天的發展和龐大的世界市場。”而南非的義烏人也為家鄉商品開拓市場積極出謀劃策。來南非創業已有多年歷史的南部非洲浙江商會會長胡李明建議,義烏市政府應在南非開設辦事處,以便把更多義烏商品引入南非市場,也可把國內急需資源銷往中國。
中國駐約翰內斯堡總領事唐慶恒說,希望義烏人在南非多做文章,不要打一槍就換個地方,要打持久戰,把根扎下來。
目前在南非創業的義烏商人將近40人,大多數從事小商品批發生意。作為義烏籍商人在南非的代表,浙江商會秘書長、南非Y—T陽光進出口公司董事長龔玉芳向遠道而來的“老鄉”們敘說了在南非創業的成就和艱辛。
精明能干的龔玉芳當初來南非創業靠批發小商品和服裝起家,憑著勤勞和智慧,生意越做越大。她說,目前中國服裝和紡織品對南非造成嚴重沖擊,當地工會和企業對此反應很大,中國商家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因此她已開始把生意重心轉向貴金屬、設備、汽車等大生意。她說,南非紡織品市場大概值150億美元,而設備方面有800億美元的市場,貴金屬市場更大,機會也更多。
不過她提醒說,很多中國人把南非看作淘金的好地方,但它也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華人要注意安全問題,龔玉芳自己就幾度遭遇搶劫。
(新華社供本刊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