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是學習地理的關鍵,地理的許多問題都是圍繞圖設置的,從近幾年各地的中考試題可以看出,涉圖題所占的比重很大,即使有些題沒有圖,但也是無圖考圖。圖在考試中問題的設置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我們從考試中涉圖問題可以間接的知道,在地理學習中,如何去掌握圖、把握圖。
一、會判斷并寫準圖中地理事物的名稱
會判斷并寫準圖中地理事物的名稱,是涉圖考試的最基本的形式。比如在日本地圖上,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這類題目要求將圖中的地理事物的位置記準并寫準。
二、會利用圖例或圖中提供的信息判斷某地的地理情況
會利用圖例判斷某地的地理情況,即通俗所說的“會看圖”。比如,在出示的“中國的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上,說出湖南省大部分地區七月份的平均氣溫在多少度之間?又如,在“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上”,判斷湖南省的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主要是什么?這類題目不能去背,要求會看圖。
三、會將某一地區的各種地理事象結合圖解決
會將某一地區的各種地理事象結合圖解決,是涉圖考試最多的形式。比如,在“澳大利亞地圖上”,(1)標注A、B、C三點(其中A點標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悉尼),問A、B、C三點中,人口與城市最集中分布區的是?人口與城市最集中的原因是什么?(2)A是什么市?該地附近的氣候類型是什么?這種題目要求平日要多看圖,將知識落實在圖上去掌握,并通過多做題去綜合知識。
四、會利用學過的地理知識解決一些未涉及到的圖題
會利用學過的地理知識解決一些未涉及到的圖題,是涉圖題中考察能力的題目。比如,給出一幅圖,畫有河流,讓判斷地勢的高低。這類題目要求平日注意一些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及因果關系。
考試是一面“鏡子”,除具檢測功能以外,還有導向功能。它可以告訴我們,看地圖應掌握什么?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挖掘試卷的“導向功能”,更好地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