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單只聽,不行,得用心聽;單只用心,也不行,還得有方法。有些同學你不能說他不用心,但是一堂課下來就是沒什么收獲。怎么回事?原因就出在不會聽課,歸納起來有如下一些情形:
(1)課堂上的時間不能很好利用,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
(2)搞不清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總想把老師講的全部記住,結果什么也沒記住。
(3)上了一堂的課,竟不知道這堂課到底講了哪些內容,聽課沒有目的、沒有準備。
(4)不會記課堂筆記,找不出這堂課的疑點和難點、重點。
正確的聽課方法應是怎樣的呢?
上課前要調整好情緒,保證頭腦清醒,精力旺盛,聽課時即使有外界干擾,也要做到置之不理。
課前做一下預習,掌握這堂課的基本知識結構,大致了解哪些內容老師將在課堂上講授,以此確定聽講的重點。
課堂上要認真聽講,主動、積極地從老師那里搜索、捕捉知識。
把紙和筆準備好,隨時準備記筆記,如果在聽課之前就對本課的內容進行思考,則有助于記好筆記。聽課時注意捕捉關鍵詞和線索語句,并把它用筆記下來,以待將來復習時起到幫助記憶的作用。
采用三維聽課法,即同時用眼、耳、腦去積極地捕捉知識。眼,要注意看老師和老師的板書;耳,要善于發現老師提出的重要內容;腦,要記牢主題,用適當的速度進行思考,并注意培養判斷推理能力。
培養全面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有的同學不同程度地偏愛某些學科、討厭某些學科,這種偏科現象表現在聽課中,就會出現感興趣的學科積極主動,聽講認真,全神員注;不感興趣的學科,則討厭反感,消極對待,或人在教室心在外,或湊合應付。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要知道,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對我們將來都是有用處的。因此,不能偏廢某一學科,而應培養起對各科的全面興趣,爭取各科并進,全面發展,避免知識上的不足。
適應老師的教學特點。各科的老師由于年齡、性別、經驗的不同,則其講課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作為聽課者本人,應正確對待每一位老師,學會適應各任課老師的授課特點,并善于發現、善于總結、尋找規律,以提高學習質量,不能憑自己的好惡去要求老師。即使有些老師教學經驗不足,我們也應予以諒解,積極配合,更加專心致志地留意聽,積極思考,思路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決不能因為某個老師的授課不合自己口味而輕視老師,流露不滿,消極抵觸,拿自己的長處比老師的短處,這勢必會影響自己的聽課情緒和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