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近日宣布發現了銀河系一個新的伴星團,其位置在銀河系內或附近,“身份”還有待于進一步確定。
這個伴星團幾乎比所有已知的星系或星團都暗。其位置在大熊座方向距地球15萬光年的天空,到銀河系中心的距離也大致是15萬光年。科學家說,這個伴星團可能是矮星系,也可能是在銀河系里漂浮的100多個球形星團之一,但它只含幾千顆或幾百顆星星,比典型的球形星團小得多。科學家懷疑有一些球形星團是被銀河系重力場捕獲的古老矮星系的殘余。
如果新發現的這個伴星團是星系,那么它就該含有看不見的暗物質。星系的質量大小通常取決于暗物質,但暗物質無從直接探測。科學家推測暗物質的存在是因為星系中可見的恒星、氣體、行星以及塵埃加起來的質量不足以保持星系的凝聚力。科學家一直試圖查明暗物質到底是什么?它在星系的誕生和演變過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很多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周圍有幾百個暗物質團,每個當中都可能含有一個昏暗的矮星系,但迄今只發現了11個,新發現的伴星團也許又是其中之一。
在新發現的伴星團歸類之前科學家還需做更多的觀察。科學家們期待這個銀河系的“新伙伴”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銀河系的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