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報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鏡來看。原來的電視屏幕較小,看電視節目費力,所以大屏幕彩電相繼問世。傘是人們常用的擋雨避陽工具,有人將它的面積擴大、再擴大,變成了街頭巷尾設攤者使用的晴雨大傘、露天海濱浴場游客享受的太陽傘,使傘又找到了新的用途。
當你把一樣物品進行擴大面積、擴大聲音、擴大距離、延長時間、延伸長度、加高高度、增加數目、增添配料等擴增處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會發生本質的變化。這種擴大和增加的小發明技法叫作擴大增加法。下面筆者試舉兩例用到擴大增加法的小發明,希望對愛好發明創造的同學有所幫助。
新式郵筒
一般的郵筒只有一個或二個投遞口,信投進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揀后分,費時又費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學設計了一個新式郵筒。這個郵筒有三個投遞口,分別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郵件。郵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轉。這樣,郵遞員開門取信時,只要轉內格,就可以按類取信了。由于不用再揀,就省事多了。
這個小發明就是從增加投遞口的個數增加入手設計的。
多功能噴桿
山東張桂杰同學發明了一種“多功能噴桿”,在第三屆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中獲一等獎。他是將原有噴灑農藥的單噴桿改成相連的雙噴桿,同時噴桿的張角和噴頭的方向可以調節。使用這種雙噴桿噴灑農藥,可以同時噴兩壟,既可以向一個方向噴,也可以在葉片上下對噴,因此提高了噴藥效率,也節省了勞力。這項小發明也是從增加數目著手設計的。
當你的發明處于困境的時候,你不妨有意識地把發明目標“擴一擴”或“加一加”,也許會拓寬發明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