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國大潮下,我也加入了留洋的隊伍,先后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亞學習管理專業,夢想著學管理的“海歸”回國后,可以在大公司做個令人羨慕的白領工作。學成回國后,很輕易地就找到了一份外企的工作。
但辦公室里的一些“政治運動”還是使我非常的不適應,畢竟我在國外待了好幾年,自己早已經養成自信且張揚的個性,因此經常成為辦公室“政治運動”中的失敗者。我就時常在想與其在不適應的環境中耗著,不如自己創業,靠自己的能力擁有一份事業。
一次,公司派我到香港去參加一個展銷會,我在業余時間發現了一家“蛋糕吧”,感到既時尚又新鮮,據說這家“蛋糕吧”開業僅僅短短1年時間,卻已創下年盈利150萬港元的好成績。在這家“蛋糕吧”的引領下,學做西點已成為香港白領族的一種時尚,很多女性都熱衷于在父母朋友過生日時,或者在特殊的節日送上親手制作的蛋糕,既表達愛心又展示廚藝;也有越來越多的香港男性喜歡上“蛋糕公關術”,用親手制作的蛋糕來傳達愛意。對“蛋糕吧”的印象,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
我沒有什么猶豫就選擇了辭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剛開始時,我曾打算開家公關公司,或是做進出口貿易,自己畢竟對這些熟悉,做熟不做生嘛。然而這些行業的競爭都已十分激烈,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正當我舉棋不定之時,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我做了個奇特的夢,夢見自己在教很多學生做蛋糕。夢醒后我突然開竅:為何不開家蛋糕作坊,在國內這可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更何況已經有香港的那家“蛋糕吧”先行開路,市場好得不得了。但畢竟香港和大陸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樣,我還是在做了全面而細致的市場調查后發現,自助吧雖是當前的創業熱點,但蛋糕作坊卻是一個空白領域,目前只有中國香港地區開了先河,市場反應火爆。
與其他的自助吧一樣,我的“蛋糕吧”定位于高端市場,現在還很少有人會為調劑生活而去用心學一門廚藝,也不會刻意想到在生日或聚會時送上自制的蛋糕。但偌大的城市,每天都有那么多人過生日,如能成功引導一種新的時尚理念,這個市場將潛力無窮。
我拿定主意以后,就開始找鋪面,這還著實費了我很多時間,最后我決定把它開在office云集的商務樓里,這樣我的“蛋糕吧”顯得那么與眾不同。然后進行了簡單的裝修,就這樣緊鑼密鼓地忙了兩個多月,我的“蛋糕吧”就準備就緒了。
我知道開好“蛋糕吧”的關鍵是要提供非常人性化的服務,所以我的“蛋糕吧”提供各式各樣的原料、精美包裝和快遞蛋糕的服務;還根據客戶的需要拍攝制作時的照片等。此外,香港人比較西化,學做蛋糕往往是為取悅伴侶。而內地的市場有所不同,不少人學做蛋糕是為了給父母做生日禮物。因此,我提供了很多不同品種、口味的蛋糕制作方案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在材料的選擇上,我也是煞費苦心,選用了世界各地最好的制作材料,來保證“蛋糕吧”的品質。我準備的材料包括:澳大利亞的奶酪、瑞士的谷咕粉、印度的玉桂粉、日本的包裝袋。
每次進貨時我都根據學員的數量和需求訂購材料,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做出來的蛋糕才是最新鮮的。我又特意聘請了一位非常有水準的師傅。這位西點師傅除了有一定的專業水準,還十分有教學的天賦,有耐心,溝通能力強,善于調動現場氣氛,使前來的學員很快樂地度過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市場是多變的,因此我定期從國外或中國港臺地區訂購專業雜志,了解市場動態和最新的流行口味。我知道“蛋糕吧”的品種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吸引“挑剔”的顧客,才能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經過這樣細致的準備,我的“蛋糕吧”開業半年以來,經常是人滿為患,我也不得不從當初的兩名店員擴展到了現在的4名,就這樣還是滿足不了實際需要,除去各種費用,我平均每個月的凈利潤都在10000元左右。我當初5萬元的投資,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