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我升入高三以后,因為每天緊張的復習,我患上了失眠癥,而且偏頭痛得異常厲害,使我的大腦整日昏昏沉沉的,盡管我比以前愈加努力地學習,但成效并不明顯。
高考的結果是,我成為班里的12 名落榜生之一。在那些沉悶而陰郁的日子里,我忽然感覺生活沒有了一絲生機和希望。我先是躲在自己的房間里,蒙頭大睡了兩天兩夜,任憑家人怎么勸說,我都水米不沾。我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無能最可恥的人,我無法原諒自己的這一次失敗。因為這一次失敗,使我辜負了父母和老師多年的期望。
當我走出房間時,已是一個星期之后了。我變得沉默寡言,偏頭痛折磨得我痛苦不堪。有一天,我給父母留下了一封遺書,然后服下了一整瓶的安眠藥。幸虧家人發現及時,立即把我送入醫院搶救,才挽回了生命。
當我清醒過來的時候,我看到守在病床前面容憔悴的父母,我流出了羞愧的眼淚。在我康復出院的第一天,父親決定帶我去一個地方。我詫異地跟隨著父親,朝村前的河畔走去。我跟父親坐在被河水沖刷得坑坑洼洼的河堤上。
父親給我講了這么一個故事:那是在很多年前,有一個小男孩出生在這里,從他記事的時候起,他就像大人一樣每天跟隨著父母到田間勞作。因為,他們家生活條件非常拮據,在他的下面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每到發洪水時,他就會手持一根帶鐵撓鉤的長竹竿守在河邊,瞅機會打撈漂在河面上的那些可燒的或可食的懸浮物。
那一年他剛12 歲, 在用竹竿打撈半截枯木時,他不慎被激流卷入水中。他拼命地游向那半截枯木,并死死地抱緊。而以他的力量根本無法靠近岸邊,于是他就跟隨著那半截枯木往下漂流……
村里的人都認為他根本不可能有生還的希望了,他的父母哭得死去活來。然而,兩天之后,他卻奇跡般地被人救起,并送了回來。
當父母和村人激動不已地詢問他是如何逃生的時候,他竟笑著說:“俺當時抓住了一塊木頭,然后就往下漂呀漂,就是餓得發昏,俺也沒有松手。俺知道,俺一松手就再也見不到父母,還有弟弟、妹妹了……
他就這樣抓著那半截枯木,隨著河水漂流了一天一夜,后來漂到一片開闊的河草灘上,水流減緩,他被岸上網魚的一些農民聯手救了起來。聽父親講到這里的時候,我便急著追問那個男孩以后的命運。父親說,后來,那個男孩的父親因病去世了,使他們這個家庭背負上了沉重的債務。他被迫輟學回家,幫母親承擔起生活的重擔,直到弟弟和妹妹長大成人之后才結婚。
再后來,他們家的日子逐漸好了起來,但是他卻遇到了一個不十分爭氣的兒子,他的兒子只是因為一次高考的失敗,便用自殺這種最怯懦的方式來“回報”自己的父母。此時,我轉臉瞅著父親肅然的神情,驀然醒悟過來:我明白了故事中的主角就是眼前的父親。我忍不住流出了愧疚的眼淚,而后,訥訥地說:“老爸,我錯了……”
父親欣慰地笑了,并意味深長地說:“這點挫折算什么?!”
不久,我懷揣著父親的這一句話,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車,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中,我始終堅持自學,并重新開始構筑自己的文學夢想。隨著社會閱歷的積累和不懈的練筆,在三年之后,我的第一篇小說在一本打工雜志上發表了。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拾,陸續創作和發表了1000 余篇作品。
這期間,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境,我總會想到自己的父親,想到那個令我激動不已的故事。
然后,我就會對自己說:“這點挫折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