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方凈土,那里有著最純樸、最圣潔的靈魂;在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中,也有令人感動、讓人熱淚盈眶的純質。純,無處不在。
純,是一種至美的境界。
在春雨綿綿的石橋邊,一位撐著油紙傘的年輕女子,帶著丁香般的憂傷從人們眼前走過。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她那如雪的肌膚,接近于自然的本色,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風,給人帶來一種非常純凈的感覺。年輕的女子、朦朧的霧氣、水鄉的烏篷船以及青石橋好像全部融為一體,讓人感受到的不只是年輕女子的純凈,更是霧氣繚繞之中的整個江南水鄉所散發出來的純樸氣息。
純,是觸動內心最深處的一股暖流。
一杯濃香四溢的葡萄酒,把它舉起,輕輕地搖晃,把酒的濃郁、芳香充分地散發開來。俗話說,酒是陳年的好。我想,說到底,不就是酒質越純越好嗎?不同年份的酒,味道相差不是很大,可品嘗后口中的余味和內心的感受卻截然不同。越是年份長的酒,其品質就越純,細細品嘗,會感覺口中、鼻腔中全部充滿了葡萄酒的香味。純質的葡萄酒好像涓涓細流滲入心田,滋潤身體的每個部分,那種酣暢的滿足感仿佛帶我來到葡萄園,在人與自然最親密接觸的時候,在陽光照耀下葡萄串透出紫紅色彩的時候,當葡萄的香氣再次涌流在血液中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杯純酒所觸及到的人類靈魂深處對大自然最狂熱的喜愛。
純,更是人生命中最寶貴的品質。
聽貝多芬的《月光曲》,打動心靈的不單單是最純凈、最原始的音符,更是貝多芬的純樸、善良以及他那“我要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堅毅靈魂。
我們熱愛純樸,更希望摒棄虛偽,以自己最真誠、最純樸的狀態善待和尊重他人,用自己的至真至純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作者系湖北省武漢市十一中高二(13)班學生,指導教師:劉文松】
點評
在《“純”議》一文中,作者通過對“純”的多角度描寫,闡釋了“純”的豐富內涵和深刻的現實意義。綜觀全文,此作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主題、意境、語言、結構“四美”齊備的上乘佳品。
一是主題之美。在文中,作者對至純、至真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與渴望,表達了人類的共同心聲。如果人人都能“摒棄虛偽”,以真誠面對世人,“善待和尊重每一個人”,世界定會因之而更加美好!“精理為文”,盡顯人性之美。
二是意境之美。本文以意境入文,使散文富有詩歌的審美意趣。綿綿春雨、朦朧的霧氣、憂怨的女子、水鄉的烏蓬船、古老的青石橋……構成了一幅寧靜、純樸的江南水墨畫,給人以極強的審美享受。
三是語言之美。主題的精當,意境的美妙,都是由充滿詩情畫意的抒情語言構建起來的。文與質水乳交融,形與神合二為一。
四是結構之美。三個主題句很好地將主旨進行了分解,并列式的結構更便于思想的表達與情感的抒發。而行文上又層層遞進,步步深化,先言“純”是一種感官認識,再言“純”是心靈感受,最后將“純”升華為內在的精神品質。清晰的脈絡,嚴密的邏輯,使思想的表達更加充分、縝密。
好一篇抒情性很強的議論性散文!
【特邀點評:張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