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的燦爛文化,打小就養育了我這個“小書蟲”。
記得從小學三年級起,我便常常在一些報紙雜志上露面。到高一時,我已在國內100余家雜志上發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包括兩部長篇兒童文學。
就我而言,平時不喜歡拘束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寫作,總愛放開視野去寫,力求使我的作品有新意。直到升入初中,盡情地體味了火熱的寄宿生活后,我才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與丑、同學之間的友情以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才寫出了有真情實感的作品。
平時,也有不少讀者和筆友來信問我,有什么寫作訣竅。我說,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寶,這得靠我們用一雙慧眼去發現它;否則,我們就是身在寶中不識寶了。而在平時的寫作中,無論是我發現素材的慧眼,還是挖掘主題和提煉生活的悟性,都得益于我平時對各種知識的積累。只要具備了這些,我們的寫作靈感就會一觸而發,我們也就能寫出自己滿意、讀者喜歡的作品來。
以我之見,創新作文來源于生活,而“創新”兩個字包括三點:一是要放膽,二是視覺要敏銳,三是生活底子要厚。只有具備了這三點,我們才能用心靈的慧眼去大膽地觀賞生活,我們的作文才能噴射出創新的火花來。這就是我最真實的創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