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大型貨船卸貨后返航,在海上突然遇到了可怕的風暴。水手們驚慌失措,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立刻打開船艙,往里面灌水。“船長是不是瘋了,往里面灌水只會增加船的壓力,使船下沉,這不是自尋死路嗎?”一個年輕的水手嘟囔。看到船長嚴厲的臉色,水手們還是照做了。
隨著貨艙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隨著船一寸一寸地下沉,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地減少,貨輪漸漸平穩了。船長望著松了一口氣的水手們說:“萬噸巨輪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輕的小船,船負重時,是最安全的,空船則是最危險的。”
在某山區的著名旅游景點,有一段路被當地人稱為“鬼谷”。路窄坡陡,兩邊是萬丈深淵。每到此地時,導游們都要叫游客們適當背點或扛點什么東西。“這么危險的地方,我不拿東西兩腿都打顫,再負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險嗎?”游客不理解。導游小姐嫣然一笑,解釋道:“這里發生過好幾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當地人每天都從這條路上挑著東西來來往往,卻從來沒有人出事。你負重前行,反而會更安全。”
這就是“壓力效應”。那些胸懷大志,又身背沉甸甸責任感的人,才能從歲月和歷史的風雨中堅定地走過“鬼谷”。而那些得過且過,沒有一點壓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像風暴中沒有載貨的船,往往一場人生的狂風巨浪便會把他們打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