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寺
康熙當年下江南時,來到西子湖畔清幽靜謐的靈隱寺,方丈置酒款待。待康熙酒酣耳熱之際,方丈捧出文房四寶,請求皇上御書寺名,康熙欣然答應,但醉眼蒙朧下筆時,將個靈隱寺的“靈”字上頭的“雨”寫大了(繁體字的“靈”字是“靈”),底下的筆畫安排不下,下不得筆。正在面紅耳赤時,隨從中有名大員看出了康熙的窘境,急中生智,在自己手心里寫了個“云”字,踱到康熙身邊,悄悄展開手掌,康熙一見,靈機一動,寫下了“云林禪寺”四字。皇帝賜名,誰敢更正,和尚自然也得稱頌。于是,“靈隱寺”又名“云林寺”。
云片糕
乾隆皇帝下江南,乘龍舟來到淮安府城西北的河下鎮,住在當地的汪鹽商家里。這天下午,天下大雪,乾隆賞雪之際,做起《雪景》詩來?!耙黄黄忠黄钠辶?,……”正在這當兒,汪鹽商前來跪獻茶點。乾隆的眼光被瑪瑙盤里的兩碟細點吸引住了。這細點,一碟小長方塊,一碟大長方塊,都是切成的薄片兒,晶瑩潔白,惹人喜愛。乾隆順手拈了兩片嘗嘗,覺得香甜松軟,清新可口,頓時大加贊美:“何來佳點,如此大快口福!”他一面贊嘆,一面一片片抓著吃。并問道:“此物是何名稱?市上可有出售?”汪鹽商回道:“此乃小臣家傳糕點,外間無售賣,既蒙皇上賞識,小臣斗膽,叩乞恩賜佳名?!鼻『鱿肫鹱约耗鞘讻]做完的詩,不禁拍案驚叫:“好哇!這糕點的色彩,形狀,豈不就像外面飛舞的雪片嗎?照朕看來,就賜名‘雪片糕’吧!”那曉得乾隆在金箋紙上把“雪片糕”誤題“云片糕(繁體字的“云”字是“雲”)。因是皇帝御筆,哪能隨便更正。后來糕餅店鋪里只好以訛傳訛,沿用了“云片糕”這個名稱。